当我们想到上帝的慈爱[mercy*]时,通常都是关系到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需要上帝向我们施慈爱,而我们也尤其从上帝怜悯我们这个角度来思考。当上帝怜悯我们,救我们脱离罪的痛苦和悲惨状况时,祂就是在对我们施慈爱(箴16:6)。
然而,上帝的慈爱不仅仅如此而已。我们绝不可忘记:慈爱乃是上帝的属性,这是祂本质的特性,祂永远都有的。这表示说我们做为祂怜悯的对象,即使我们不存在,上帝依然是有慈爱的;即使上帝不怜悯任何人,祂依然是有慈爱的;因为上帝本身就是有慈爱的(路6:36)。
这也提醒我们,说假如上帝不拯救所有人,祂就不是有怜悯、有爱心、有恩典,善良的上帝,说这种话的人是多么的错误啊。上帝不需要拯救任何人才显得有怜悯,上帝不需要任何受造物来成为有慈爱的上帝(弗2:4)。上帝是独立自主的,祂无需任何东西,因为祂是上帝。
慈爱做为上帝的属性意味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注意几件事。
我们要知道,即使对我们来说,怜悯[mercy]不仅是想要解救一个人,更是想要看见那个人快乐蒙福。对将要灭亡者的同情是次要的,解救他们的渴望也是次要的。这样,我们就能清楚看见,上帝的慈爱首先说明上帝渴望祂自己永远幸福快乐,胜过其他的一切。上帝并没有将要灭亡,也不处在危难中,所以祂永远都不是被怜悯的对象[object of pity];然而,上帝渴望自己永远幸福并得荣耀,这就是慈爱做为上帝本身的属性的意思了(出34:6)。
只有当上帝决定要向我们施慈爱时,祂想赐给我们的福分才包括怜悯[pity]和仁慈[compassion],祂也渴望拯救我们,因为我们是失丧的,处在灭亡中的,是祂真正怜悯的对象(雅5:11)。即使上帝如此向我们施慈爱,祂最终的渴望依然是祂本身和祂的名字得荣耀与幸福。因此,上帝不仅怜悯我们,拯救我们,祂也高举我们,使我们能和祂在一起,并以祂为乐,直到永远。
上帝的慈爱做为祂的属性也是强有力的,而不是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上帝的一种无能为力的仁慈感[feeling of pity],即上帝怜悯所有人却无法或不愿意一一成全。就如上帝的其他属性一样,上帝的慈爱是主权的、全能的、不变的、永恒的,因此,当上帝向一些人施慈爱时,祂绝不会失败(弗2:4,5;多3:5;彼前1:3)。上帝的怜悯[mercy]不是一种空洞、得不到满足的感觉。上帝怜悯的对象绝对不会下地狱,因为这怜悯乃是上帝的慈爱,乃是上帝本身神圣的属性,是全能的,所以我们不相信上帝的慈爱是“普通的”,即上帝怜悯所有人[God is merciful to all]。
然而,对于上帝向我们所施的慈爱,我们所抱以的感谢是言语所不能形容的,尤其是当我们知道那是我们所不配得的,而上帝也并没有向所有人施慈爱。上帝竟然怜悯我们、赐福给我们,这真是叫人难以置信啊!然而,上帝的子民却对这个事实坚信不移。
*译者注:mercy这个词在中文圣经中有时被译作“慈爱”,有时被译作“怜悯”,本文依据文中所需兼用。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Translation and posted with permission
Chinese version Copyright © 2012 Gratia Dei Sola Media (华恩传媒)
版权所有
未经华恩传媒书面允许,不可印制出版。若要转载至其他网站,务必遵循以下条例:
1)不得擅自修改任何内容
2)注明原作者、原作书名、原出版社及其版权声明
3)注明转载自华恩传媒网站并注明华恩传媒网址
4)注明华文版为华恩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