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 Doctrinal 教义性文章 Archives - Gratia Dei Sola Media https://gdsmedia.org/category/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 Thu, 03 Dec 2020 06:21:45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2.6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 5.5》 https://gdsmedia.org/wcf/%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5-5%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5-5%25e3%2580%258b Sun, 08 Jul 2018 09:01:34 +0000 http://gdsmedia.org/?p=2769 5.5 至智、至公、至慈的上帝,常常让祂的儿女一时经历各种试探,和他们自己内心的败坏,其目的或是要因他们过去的罪恶而责罚他们,或是要向他们显露他们内心的诡诈和败坏所隐藏的力量,好使他们谦卑下来1;另外,也是为了要使他们更加与祂亲近,常常依靠祂来扶持,并且更加警醒地防备将来一切犯罪的机会;同时还有其他各种公义和圣洁的目的2。 1代下32:25-26,31;撒下24:1;2林后12:7-9;诗73,77:1:10-12;可14:66-72 ;约21:15-17 虽然上帝曾恨罪恶,但罪恶的行为不但是上帝所许可的,也是由上帝自己圣洁的目的来供应和管理。这也是我们以前探讨过的。但是这些目的是什么?在我们的信条这一段和下一段中,我们将会来探讨(1)对上帝儿女的目的,(2)对邪恶和不敬虔人的目的。 为什么这位至智、至公、至慈的上帝,常常让祂的儿女一段时间历各种试探和他们自己内心的败坏呢? 为什么许可他们陷在罪中呢? 我们的信条强调了五个原因,每一个原因都有圣经给出的例子: 首先,这可能是因他们过去的罪恶而责罚他们。”过去的罪恶”也许是指信主之前所犯下的罪,或者是一种紧紧缠累的罪,或者是尚未悔改的罪。因此主许可希西家因向巴比伦使者夸耀他的财富而犯罪,”好知道他心内如何” (代下32:31), 就是他的骄傲。 (代下32:25) 其次,可能是“要向他们显露他们内心的诡诈和败坏所隐藏的力量,好使他们谦卑下来” 一个例子就是上帝为使彼得发现自己的傲慢与内心的败坏,便允许彼得犯不认主的大罪(参可14:29,66-72)。 第三,上帝有时许可祂的儿女在罪里挣扎,“使他们更加与祂亲近,常常依靠祂来扶持”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上帝”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由此来惩罚犯罪的以色列人(撒下24:1)。有意思的是,大卫并没有完全明白上帝责罚整个国家的目的。”这群羊做了什么呢?” 他向耶和华说(撒下 24:17)。他没有立刻明白这个责罚不仅仅是因为他数点人民的罪,也是因为整个国家的罪,就是信靠自己的罪,所以数点人民的行为不仅是罪恶的体现,也成为责罚的一部分。只有当大卫为国家献祭之后,耶和华才停止他责罚之手(撒下24:25)。 第四,这可能是要”使他们更加警醒地防备将来一切犯罪的机会”, 这也许是上帝许可彼得犯下不认主的大罪的主要原因,因为就是这样的经历,当主重复地问他,”你爱我吗?”,他变得更加谨慎,不敢过分自信的回应主。(约21:15-17) 最后,上帝许可衪儿女陷在罪中“同时还有其他各种公义和圣洁的目的”。举一个例,上帝许可亚萨陷在痛苦怀疑之中(诗篇73:1-16)是为了要使他更清楚地了解上帝为敬虔人和不敬虔人所预备的最终結局。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8 by Pilgrim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 5.5》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5.5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5-5-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5-5-pastoral-comments Sun, 08 Jul 2018 08:58:41 +0000 http://gdsmedia.org/?p=2766 5.5  The most wise, righteous, and gracious God doth oftentimes leave, for a season, His own children to manifold temptations, and the corruption of their own hearts, to chastise them for their former sins, or […]

The post WCF 5.5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 5.3》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5-3%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5-3%25e3%2580%258b Sun, 24 Jun 2018 11:08:34 +0000 http://gdsmedia.org/?p=2749 5.3 上帝在祂通常的护理中使用各种工具1,但祂也可自由而行,照祂所喜悦的,不用工具2,超乎工具3,反乎工具4 。 1徒27:31,44;赛55:1011;何2:21-22;2何1:7;太4:4;伯34:10;3罗4:19-21;4王下6:6;但3:27 我们信条上一章节中所称为次因的,在这一段中叫做工具。我们在这里所承认的,主要是上帝有权能来干涉普通的自然规律,以成全祂的目的。 换言之,被造的世界中,万事都根据上帝所指定的自然规律而发生的。所以星系,恒星和行星的旋转都是按照上帝在起初所指定的天体物理学,为了让人类探索这些规律。同样,在亚原子的层面,量子力学所能被观测的法则也是由造物主指定的。生物和化学的法则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一个人被一条黑曼巴(一种巨毒蛇)咬了,或被狂犬病感染,那他没有及时接受治疗的话一定会很快身亡。同样的,一个人没有食物和水的话最多能活十天左右。虽然每个人死亡的时间都是由上帝指定的,上帝总体上用工具来保持,拯救或拿走生命。 但是上帝不是被工具所限制的。的确,祂有时似乎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将祂的自然规律搁置一边,例如为了回答一个祷告,或者展现祂的荣耀。而祂是如何将通常的工具搁置一边的? 我们的信条教导是当祂这样做时,祂不用工具,超乎工具或反乎工具。 当上帝通过何西阿宣称祂会使犹大得救,但不使他们靠弓、刀、争战、马匹,与马兵得救时,祂正是说祂拯救他们时不会用到战争中常用的工具 (何1:7) 。  当保罗宣称到亚伯拉罕,虽然他和他妻子的生育都已经断绝,依旧满心相信上帝所应许的,必能做成,(罗4:21) 他是指亚伯拉罕相信上帝可以做成超乎通常工具限制之外的事。同样的,当经文告诉我们铁浮在水上(王下6:6),或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没有被窑中的烈火所伤到时,这些段落其实在描述上帝如何以祂的权柄使神迹,反乎通常的工具或自然的法则。 正是因为上帝可以自由而行,不用,超乎和反乎工具,所以我们可以在祈祷时相信即使有些事似乎对人而言是不可能的,上帝的话是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加1:37) !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8 by Pilgrim Covenant Church Translation and posted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 5.3》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5.3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wcf/wcf-5-3-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5-3-pastoral-comments Sun, 24 Jun 2018 11:05:42 +0000 http://gdsmedia.org/?p=2745 5.3   God, in His ordinary providence, maketh use of means,1 yet is free to work without,2 above,3 and against them,4 at His pleasure. 1 Acts 27:31, 44; Isa 55:10–11. Hos. 2:21–22; 2 Hos. 1:7; Mt 4:4; Job 34:10;  3 Rom 4:19–21;  4 2 […]

The post WCF 5.3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 5.2》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5-2%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5-2%25e3%2580%258b Tue, 05 Jun 2018 09:18:34 +0000 http://gdsmedia.org/?p=2735 5.2 虽然,就上帝(祂是始因)的预知和预旨而言,万事万物都毫不变更、绝无错谬的发生1 ,但是祂用同一护理,统管它们,根据诸次因的特征,使它们或是必然地,或是自由地,或是偶发地发 生2。 1徒2:23;2创8:22;耶31:35;出21:13;申19:5;王上22:28,34;赛10:6-7 在信条的第三节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次因”这个概念。在这一段中,我们第一次见到”始因”这个词,然而从”次因”的概念中我们可以领会”始因”的意思。上帝是始因,即万事万物发生的原因。祂不变更 地预旨了一切要发生的事,万事万物也的确将根据祂的旨意发生。祂说:”我是神,并无别神;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 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 (赛46:9-10) 这些事是如何发生的?信条教导我们,他们发生的原因是上帝护理之工中的次因。什么是次因? 它们是所造的世界中所有上帝为了一些特定结果而指定的事物。一切发生的事都有原因,而所有这些原因都是次因,除非它们本身没有原因。只有上帝是没有其它原因的始因。 在信条中,我们承认有三种次因: 必然,自然和偶然发生的。太阳,地球和它的自转与公转是必然次因的例子,因为这样才会有不同的天气和丰收的季节。(创8:22, 耶31:35,赛55:10) 一个脱把的斧头或恰巧射中人的箭是自然次因的例子。(出21:13,申19:5,王上22:28,34) 被回答的祷告是偶然次因的例子。当保罗在去意大利的船上告诉百夫长,众人都能得救,但水手一定都要等在船上,他提出这个条件其实是一个偶然次因,而上帝的目的是保守船上的所有人。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一般而言,上帝控制祂被造物和其行为的方式是和被造物的本性,以及他的行为方式所相符的。我们说”一般而言”,因为上帝有时会作神迹。神迹就是指自然规律之外的变化或动作。但大多数时候,上帝在祂所指定的自然规律之内工作,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属灵的。 我们从经历知道这是真的。比如说,我们有意识到我们有自由行动的意志,因为我们的构造是有自由的个体。同样的,上帝控制无生命的物体时,也是符合这些物体所组成部分的性质。这是实践科学所依赖的基础。如果上帝没有选择通过次因来实现祂的护理之工,科学便是没有意义,甚至我们根本不能学习科学。的确如果上帝没有选择用可知的次因来实现祂的护理之工,人是不可能有平常和稳定的生活的。感谢上帝在此所显示的智慧和权能!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8 by Pilgrim Covenant Church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 5.2》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5.2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5-2-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5-2-pastoral-comments Tue, 05 Jun 2018 09:09:54 +0000 http://gdsmedia.org/?p=2730 5.2   Although, in relation to the foreknowledge and decree of God, the first Cause, all things come to pass immutably, and infallibly;1 yet, by the same providence, He ordereth them to fall out, according to […]

The post WCF 5.2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5.1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5-1-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5-1-pastoral-comments Tue, 05 Jun 2018 09:01:27 +0000 http://gdsmedia.org/?p=2725 5.1 God the great Creator of all things doth uphold,1 direct, dispose, and govern all creatures, actions, and things,2 from the greatest even to the least,3 by His most wise and holy providence,4 according to His infallible foreknowledge,5 and the […]

The post WCF 5.1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 4.2》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4-2%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4-2%25e3%2580%258b Tue, 05 Jun 2018 08:53:07 +0000 http://gdsmedia.org/?p=2723 4.2   上帝在造了其它一切受造物之后,就造人,有男有女1,有理性和不灭的灵魂2,按祂自己的形像赋予知识、公义和真圣洁3,并把上帝的律法写在他们心里4,使他们有能力遵行上帝的律法5;但是,上帝让他们有自由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这意志又是可变的,因此便有干犯律法的可能性6。除这写在他们心里的律法以外,他们还领受了不可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的禁令;他们遵守这命令时,就与上帝相交,以此为乐7,又对万物拥有治理的权柄8。 1创1:27;2创2:7;传12:7;路23:43;太10:28;3创1:26;西3:10;弗4:24;4罗2:14-15;5传7:29;6创3:6;传7:29;7创2:17;3:8-11,23;8 创1:26,28 这个论创造之工的第二个章节注重于上帝是如何造人的,以及人在起初是怎样的。首先,人是在其它一切之后被造的,这显示了上帝对他的特殊照顾和顾念,为了让人有一个完美的住所,将其它一切的都先被造好。人是最后的创造也表明人是上帝顶尖的创造。然而,这顶尖的创造之工并不只包括男人。事实上,创世记2:18告诉我们那(男)人独居”不好”。圣经(和信条的这一章节)从头就提到人原本就是有被”造男造女”(创1:27)。 接下来我们必须承认人二元的性质,每一个人都有身体和灵魂。身体是由尘土造的,也将归于尘土。灵魂则是被上帝吹入的,也将归于祂(传道书12:7)。身体是有形并会死的,灵魂却是无形而不灭的。我们可以说灵魂被毁灭是指它会在地狱被折磨,但它不会灭绝(太10:28;  可9:43-48)。我们必须严肃地承论这点,知道我们肉体所做的事对我们的灵魂有永恒的结果。 虽然身体的重要性不该被低估,上帝的形象终究是在”理性的灵魂”之中的。对信徒而言,这也是我们被重造和每天更新之处,使我们的知识、公义和真圣洁更像基督。(西3:10;弗4:24) 基督的形象和我们应当所成的形象显示在上帝律法中,如同一面镜子,从亚当起就有写在他心中,在堕落之后依旧保留了一部分在人的心中,虽然因为罪而毁坏了许多(罗2:14-15)。这里,我们再次承论第一章所提到启示笔之于书的重要性,这样狡诈和健忘的心所不能保留的得以被保留下来。但这里我们又再次被提醒道,我们不应当仅仅满足于知道律法的内容,但我们必须祷告上帝的圣灵将再次刻于我们心中,并使我们”有能力遵行上帝的律法”,从心底遵守它, 因为我们爱上帝,也爱人如己。 另外,这段信条也使我们期待着比恢复到亚当初始状态更好的希望,当我们不再”有干犯律法的可能性”或者有”可变的[意志]”。我们不期待变成类似当初 那有可能犯罪的亚当,而是类似毫无瑕疵的基督。在祂之中我们将永远不变地享有天堂的义与福。 最后一段提到上帝禁止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的禁令是一个明确的律法 – 加于自然法之上的(自然法指被造之物内在的律法)。仔细听上帝所说的启示,不要单单依靠我们自己的想法,人才得以”与上帝相交,以此为乐”。这是人类当他们理性的能力依旧是完美之时就需要做的。如今我们的心被罪所毁坏,就应该更仔细地听从上帝。 所以,既然承认这一信条,让我们从此更仔细地研读上帝的圣言。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8 by Pilgrim Covenant Church Translation and posted with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 4.2》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4.2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wcf/wcf-4-2-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4-2-pastoral-comments Tue, 05 Jun 2018 08:50:46 +0000 http://gdsmedia.org/?p=2720 4.2  After God had made all other creatures, He created man, male and female,1 with reasonable and immortal souls,2 endued with knowledge, righteousness, and true holiness, after His own image;3 having the law of God written in their […]

The post WCF 4.2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4.1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wcf/wcf-4-1-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4-1-pastoral-comments Tue, 05 Jun 2018 08:34:24 +0000 http://gdsmedia.org/?p=2715 4.1  It pleased God the Father, Son, and Holy Ghost,1 for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glory of His eternal power, wisdom, and goodness,2 in the beginning, to create, or make of nothing, the world, and all things […]

The post WCF 4.1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3.8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3-8-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3-8-pastoral-comments Sun, 20 May 2018 08:10:59 +0000 http://gdsmedia.org/?p=2706 3.8  The doctrine of this high mystery of predestination is to be handled with special prudence and care,1 that men, attending the will of God revealed in His Word, and yielding obedience thereunto, may, from the […]

The post WCF 3.8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8》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3-8%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3-8%25e3%2580%258b Sun, 20 May 2018 08:09:48 +0000 http://gdsmedia.org/?p=2701 3.8  预定论是一崇高的奥秘,因此,对于这一教义我们要特别谨慎,并留心处理1,好叫那些听从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的旨意的人,可以从他们有效蒙召的确实性,得以确信自己在永世中蒙了拣选2。如此,这教义就为那些真心顺服福音的人,提供了赞美、敬畏和爱慕上帝3,谦卑自己、殷勤做工的根据,并使他们得着丰富的慰籍4。 1罗9:20;11:33;申29:29;  2彼后1:10;  3弗1:6;罗11:33;  4罗11:5-6,20;彼后1:10;罗8:33;路10:20 预定论是一个难以准确解释的话题,以简短的文章来解释它是尤其困难的。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个教导和神学中许多其它领域有紧密的联系,错误地理解预定论会导致许多其它错误。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预定论是”崇高的奥秘”,在各方面都是超越人有限的理解的。因此,我们的信条在这一章的结尾告诫我们如何对待这个教导。 首先,考虑我们的信条如何提到上帝隐密和显明旨意的不同之处。预定是上帝隐密的旨意,不是用来治理我们的生活,而是用来”为那些真心顺服福音的人,提供了赞美、敬畏和爱慕上帝,谦卑自己、殷勤做工的根据,并使他们得着丰富的慰籍。”治理我们生活的准则是”福音”和”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的旨意”。所以,在传福音时,我们不能将未得救的人看成选民或弃民,而应当是将要灭没的罪人。所有人都应当被一视同仁地命令悔改并信靠主耶稣基督。这个责任是同样地属于每一个人的,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我们主的话的鼓励:”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 。” (约 6:37) 然而除此之外,因为预定论是圣经的教导, 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学习,讨论并宣传它。但预定论毕竟是”崇高的奥秘”,是我们有限的智力无法完全领悟的,我们必须要”特别谨慎,并留心处理”。我们不应该沉迷于无用的好奇心,或猜测圣经并没有给我们的答案。 最后,我们要承认”那些听从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的旨意的人,可以从他们有效蒙召的确实性,得以确信自己在永世中蒙了拣选。”换言之,信徒有责任和特权来使他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彼后1:10),恐惧战兢做成得救的工夫(腓2:12),通过顺服于上帝明显的旨意。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7 by Pilgrim Covenant Church Translation and posted with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8》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3.7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3-7-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3-7-pastoral-comments Sun, 20 May 2018 07:59:02 +0000 http://gdsmedia.org/?p=2697 3.7  The rest of mankind God was pleased, according to the unsearchable counsel of His own will, whereby He extendeth or withholdeth mercy, as He pleaseth, for the glory of His sovereign power over His […]

The post WCF 3.7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7》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3-7%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3-7%25e3%2580%258b Sun, 20 May 2018 07:51:22 +0000 http://gdsmedia.org/?p=2694 3.7 至于其余的人,上帝照着祂自己的旨意那不可测度的计划,按祂所喜悦的施与或保留怜悯,为了使祂对受造者的主权,得着荣耀,祂随己意撇弃他们,并预定他们因自己的罪受羞辱,遭忿怒,使祂荣耀的公义得着称赞1。 1太11:25-26;罗9:17-18,21-22;提后2:19-20;犹4;彼前2:8 上帝是如何不同地对待选民与弃民的?我们已经看到祂如何预定选民得永生, 提供他们的救赎所需的一切,并以祂的主权将这些益处给予选民们,使他们得以永远以祂为乐。换言之,上帝以怜悯和恩典的准则对待选民。选民完全不值得领受这些益处。一切事物都为他们被安排并准备,是为了”使[上帝的]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 (信条 3:5)   相比之下,”其余的人”,即弃民,”上帝随己意撇弃他们,并预定他们因自己的罪受羞辱,遭忿怒,使[上帝的]荣耀的公义得着称赞。”换言之,上帝以完全正义的准则对待他们。我们可以说,弃民应该得到这些,因为他们的罪应得暂时和永恒的惩罚。   注意当我们的信条说弃民被”撇弃”,这不是说上帝没有做任何事。当信条说上帝抛弃他们,我们理解到祂预定他们”受羞辱,遭忿怒”。他们被撇弃在救赎的恩典之外,但并没有在上帝主权的预旨之外。   上帝所预定的一切, 祂都以自己主权的护理之工来执行。对于弃民,这可能包括上帝在惩罚罪人时 使罪人的心更刚硬。正如保罗所说, “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罗马9:18)    想象一个球滚下山坡。上帝在它的动作中没有做任何事吗?并不是,如果没有上帝主权的指挥,地心引力是不会运作的。假设这个球被一块突出的石头困住停了下来。一阵风吹过,使得球继续滚动。这阵风是偶然吹过的吗? 不是的, 它是因为上帝的预定和主权的护理之工才吹过的。  弃民就好像这个球。上帝可以说是任凭他们放纵于自己本身罪恶的倾向,并同时用祂的护理之工将他们向下拉。不仅如此, 有时上帝, 出于祂的公义和忿怒,好像送出一阵风,将他们推向更低处。 我们应当如何回应这个教导? 保罗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么。 “(林后 13:5)。虽然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选民或弃民,自己可能是弃民的想法应当让我们检视自己 并寻求上帝,以至于我们能享受救赎的所有益处。当然,弃民对这些 是没有兴趣的,然而选民是不可能听到了基督的声音,还会想留在罪中。弟兄和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听到基督的声音?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 以谦卑的态度寻找祂,并承认祂的一切作为都是正确的,并感谢祂对我们的慈爱,即使我们只不过是骄傲的尘土,并和弃民一样地悖逆祂。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7》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3.6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3-6-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3-6-pastoral-comments Sun, 20 May 2018 07:46:30 +0000 http://gdsmedia.org/?p=2691 3.6  As God hath appointed the elect unto glory, so hath He, by the eternal and most free purpose of His will, foreordained all the means thereunto.1 Wherefore, they who are elected, being fallen in Adam, […]

The post WCF 3.6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6》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3-6%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3-6%25e3%2580%258b Sun, 20 May 2018 07:39:56 +0000 http://gdsmedia.org/?p=2687 3.6 上帝既预定选民得荣耀,便以其永恒的、完全自由的目的,预定了一切达此目的的途径1。所以凡被拣选的,虽在亚当里堕落了,却被基督救赎2。由祂的灵按时运行,有效地呼召他们以信心联于基督,称义,得儿子的名分,成圣3,并藉着信,得蒙祂的权能保守,以致得救4。除选民以外,无人被基督救赎,蒙有效的恩召,称义,得儿子的名分,成圣,并得救5。 1彼前1:2;弗1:4-5;2:10;帖后2:13;2帖前5:9-10;多2:14;3罗8:30;弗1:5;帖后2:13;4彼前1:5;5约17:9; 罗8:28-39;约6:64-65;8:47;10:26;约壹2:19 像信条上一段一样, 这一段落最好是从错误的半伯拉纠主义或阿民念主义影响教会的背景来思考。今天的许多信徒认为不需要用如此精确的字句。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很快就意识到我们信仰先父的斗争还没有结束。除非我们确知斗争的低线,我们很容易陷入异端使我们和孩子们的灵魂陷在危机中。 阿民念主义其实是另一个福音(加 1:6-7)。它不是真福音的另一种版本,它是完全不同本质的福音。这跟保罗所谴责的错误是一样的:”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加 1:9) 哪一项真理被阿民念主义否认, 但却被信条这段落确认呢? 主要有两项重要的真理。 第一项: 上帝所设计的救赎是特殊性的 — 只是为了选民。在这段落阐明了两次! 正面的: “上帝既预定选民得荣耀” 与”凡被拣选的都被基督救赎” ; 反面的:”除选民以外,无人被基督救赎”。圣经也清楚门阐明这一真理,”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 (约10:15)  基督来是为了救赎选民,而不是象阿民念主义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使世人有机会得救***。 第二个被强调的真理是,上帝必会按排一切使祂所有拣选的人带进天国,在选民生命的旅程,上帝必会保守他们直到得荣耀。我们可以这样说,阿民念主义教导,一个人能得救是因为他運用自己的信心与上帝的灵合作,如果他继续使用圣灵的帮助才能得到荣耀。但是,如果他没这么做,他将会失去救恩。圣经和我们的信条不是这样教导。圣经教导我们人都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必须在适当的定期有基督的灵在人心里动工,被有效的呼召,灵命复活后才能相信基督。可是上帝救恩的工作并没有停在那里。被有效呼召的这些人都会有信心,在基督里称义,得儿子名分,成圣,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以至得救。选民已经得救,还在得救过程,将来必会得救。这在许多处的圣经都有教导。(例如: 罗 8:29-39,弗1:3-14,彼前 1:2-9 等。)     噢,身为上帝的儿女是何等大的特权,我们每天都要享受衪那不变的爱直到永永远远!   ***阿民念主义认为救赎是根据人的反应,可是这跟圣经的教义相抵触,圣经教导堕落的人都死在过犯罪恶之中,除非上帝的主权改变人的心,人是无法接受福音的。如果按照阿民念主义的说法,我们也会出现一个问题,上帝虽然爱这世界和渴望每个人都能得救,但如果没有人愿意与祂合作,衪也无能为力!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6》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3.5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3-5-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3-5-pastoral-comments Sun, 20 May 2018 07:32:50 +0000 http://gdsmedia.org/?p=2684 3.5 Those of mankind that are predestinated unto life, God, befo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was laid, according to His eternal and immutable purpose, and the secret counsel and good pleasure of His will, […]

The post WCF 3.5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5》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3-5%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3-5%25e3%2580%258b Sun, 20 May 2018 07:28:17 +0000 http://gdsmedia.org/?p=2681 3.5    那些在创世以前被预定得永生的人,是上帝按其永恒、不变的目的,及其隐密的计划和祂自己的美意,在基督里拣选了他们,使他们得永远的荣耀1。这预定惟独是由于上帝白白的恩典和慈爱,并非因为祂预见到他们的信心或善行,或是预见到他们在信心与善行上的坚忍,或是预见到人身上其它任何因素,这些都不是上帝预定他们的条件或原因2;这一切都是为了使祂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3。 1弗1:4,9,11;罗8:30;提后1:9;帖前5:9;2罗9:11,13,16;弗1:4,9;3弗1:6,12 在第4世纪,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救恩神学争议,就是教父之间,希波的奥古斯丁和一名英国的修道士伯拉纠。伯拉纠不相信人有原罪。他坚持所有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拯救自己。因此伯拉纠否认奥古斯丁所确认的神权恩典和预定。 在公元418年,在奧古斯丁的领导下,伯拉纠通过迦太基的议会被宣判为异端。不久之后伯拉纠就去世了,但他的异端继续通过修改的形式流传,被称为半伯拉纠主义。半伯拉纠主义者认为,拯救人的恩典是必须的,但人必须運用他的自由意志与上帝合作。这最终成为罗马天主教的教义。路德与之后的加尔文在16世纪所领导的新教改革运动, 把上帝的百姓带回奥古斯丁的圣经立场。  可是改教一段时期之后,半伯拉纠主义再次抬起丑恶的头。这一次是通过雅各布斯·阿民念(James Arminius)的教导,也称为阿民念主义 (Arminianism)。阿民念主义教导上帝拣选衪的选民是因为衪预知他们会相信基督,行善,和在信心上的坚忍。在1618年的多特议会,阿民念主义被谴责为一个异端,从迦太基到多特议会差不多是1200年。 但像伯拉纠主义,阿民念主义继续在一些教会兴旺起来。例如,在威斯敏斯特议会之前,英国大主教威廉·劳德 (William Laud)公开推崇阿民念主义,他要使用这个教义把英国教会带回罗马天主教。所以不足为奇,我们的信条使用很多段落来拒绝阿民念主义。本段落就是如此。 这里我们特别要确认几个相关的真理:首先,上帝从创立世界以前,已经拣选了衪的百姓。(弗1:4)。 其次,人蒙拣选完全是上帝的决定和作为,没有受到任何外在的事物影响(弗1:9-11)。上帝也不受任何创造界的条件和因素而改变,万事都是按着祂永恒不变的计划,隐秘的旨意和预定的美意。 第三,选民是在基督里蒙拣选的(弗1:4,5,7等)。换句话说,拣选和预定的基础是基督, 源于祂在恩典之约里为选民所立的永恒的允许。 第四,没有一个人蒙拣选是因为上帝预知他们会相信,行善,和在信心上坚忍。使徒保罗清楚指明,雅各和以扫还没出生前,上帝已经爱和拣选雅各,而不是以扫。(罗9:10,13)。 第五,选民是预定得享永远的荣耀(罗8:30)使上帝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弗1:6,12,14)。这就是说,上帝一定会保守选民直到他们得荣耀,他们永恒的救恩会把赞美和荣耀归回上帝。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7 by Pilgrim Covenant Church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5》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3.4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3-4-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3-4-pastoral-comments Sun, 20 May 2018 07:16:22 +0000 http://gdsmedia.org/?p=2679 3.4  These angels and men, thus predestinated, and foreordained, are particularly and unchangeably designed, and their number so certain and definite, that it cannot be either increased or diminished.1 1 2 Tim 2:19; Jn 13:18. We […]

The post WCF 3.4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4》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3-4%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3-4%25e3%2580%258b Sun, 20 May 2018 07:15:16 +0000 http://gdsmedia.org/?p=2676 3.4 那些如此被预定的天使和人,都被特别地和不变地指定;他们的数目确定,无可增减1。 1提后2:19;约13:18 我们在上一段已经看到,我们信条的著者们明白蒙拣选者(选民)是预定(原文:predestinated)得永生的,而被撇弃者(弃民)是预定(原文:foreordained)得永死的。这个谨慎的选择字句反映了上帝怎样对待选民和弃民之间的区别。祂用特别的护理来恩待蒙拣选的人,不仅包括基督被钉十字架,也包括上帝介入每个选民的生命把重生赐给他们。另一方面,上帝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被撇弃者自身墮落的罪恶倾向来待他们。 因此,在上帝的计划中,选民与弃民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相同之处。的确,圣经教导我们,虽然对我们看似不明显,但是耶和华是按照祂永恒的计划来待每一个人。换句话说,在任何人或天使的生命旅途中,上帝不会说他还不确定他会如何待他们。 这个道理对于我们是否能明白救恩的教义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信条的这一段强调:1)被预定得永生或受永死者的数目都是绝对固定;(2)选民与弃民的数目绝不增加或减少; 3)每一个选民的地位都是特定与不变的,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选民能因某些原因而失去他们的选民资格。 但为什么这个真理很重要?因为上帝主权的教义是很难被堕落的人领会和接受的。人宁愿相信他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因此,在教会的历史有许多人都否认这个教义。其他人没那么大胆,因为圣经清楚显明了这个教义。可是,他们会试图通过暗示说圣经里没有教导‘个人性’的拣选,而只有 ‘全国性’的拣选; 或者说有蒙拣选的教义,但没有被撇弃的教义; 或者说一个人蒙拣选不是按上帝的预定,而是按个人怎么使用他的自由意志; 或者说即使上帝已经预定了谁会得救,那些不在名单上的人如果靠努力作工也能得救。所有这些说法都不合乎圣经。上帝是真实的,人都是虚谎的。我们宁愿谦卑顺服上帝所启示的话语。让我们把荣耀完全归于拯救我们的上帝。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7 by Pilgrim Covenant Church Translation and posted with permission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4》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3.3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3-3-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3-3-pastoral-comments Sun, 20 May 2018 07:08:01 +0000 http://gdsmedia.org/?p=2673 3.3  By the decree of God, for the manifestation of His glory, some men and angels are predestinated unto everlasting life; and others foreordained to everlasting death.2 1 1 Tim 5:21; Mt 25:41; 2 Rom 9:22–23;Eph 1:5–6; Prov […]

The post WCF 3.3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3》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3-3%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3-3%25e3%2580%258b Sun, 20 May 2018 07:04:37 +0000 http://gdsmedia.org/?p=2667 3.3 按照上帝的预旨,为了彰显祂的荣耀,上帝预定有些人和天使得永生1,而其余的人或天使则受永死2。 1提前5:21;太25:41;2罗9:22-23;弗1:5-6;箴16:4 上帝的预旨涵盖了一切将来所要发生的一切 (3.1) 。 然而,圣经表明上帝对祂所有理性的受造物 (人和天使) 有特别的指定。在祂的一切的创造物中,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上帝只把永恒的存有赐给人和天使。但是圣经也指出,只有两种命运指定给他们。他们要么享受永生,或遭受永死。 我们要注意信条精确的字句: 那些被赐得永生的人, 换言之蒙拣选的人(the elect)是被预定得永生”predestinated unto everlasting life”; 而那些被判为受永死的人,换言之被撇弃的人(the reprobates)则是被预定得永死”foreordained to everlasting death” 。 在中文神学词汇里,”predestinate” 和 “foreordain” 都被译为”预定”,虽然原则上这两个词语的定义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在原文里,我们要注意神学家们用的精确字句,因为3.3里,”predestinate” 和 “foreordain”有非常非常细微的区别。 为什么有这个区别呢?我们在接下来的三段中 (3.4-3.7)会解释得更加详细。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上帝为拯救那些蒙拣选的人预备了一些特别或超自然的事情,使他们享受永生。而被撇弃的人则没有这样的特别预备。这并不意味着被撇弃的人纯粹只是被上帝置于不顾,因为按照上帝的预旨选民们要靠特别的恩典得永生,而按照上帝的预旨那些被撇弃的人,因自身墮落的罪性而遭受永死。 为什么这个区别很重要?这个区别很重要,因为围绕这个问题而引发的争论清楚地表明,圣经的真理是一条非常狭窄的道路,必须仔细地研究。一方面,否认上帝的预旨有包含被撇弃的人的命运,可能会导致一些人断定,被撇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另一方面,如果不区分蒙拣选和被撇弃,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亵渎上帝是罪恶的创始者。信条的著者们明白我们必须忠于上帝显明自己的启示才能荣耀上帝。我们亲爱的弟兄们,让我们培养同样的态度,不要相信谎言或歪曲的真理。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3》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3.2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3-2-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3-2-pastoral-comments Sun, 20 May 2018 06:57:57 +0000 http://gdsmedia.org/?p=2664 3.2  Although God knows whatsoever may or can come to pass upon all supposed conditions,1 yet hath He not decreed any thing because He foresaw it as future, or as that which would come to pass […]

The post WCF 3.2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2》 https://gdsmedia.org/wcf/%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3-2%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3-2%25e3%2580%258b Sun, 20 May 2018 06:53:10 +0000 http://gdsmedia.org/?p=2660 3.2 上帝虽然预知在各种可能出现的条件下所能发生的一切1,但祂预定某事,并非因祂预知将来此事如何,或预知此事在这些条件下必然发生2。 1徒15:18;撒上23:11,12;太11:21,23;2罗9:11,13,16,18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初期,有两位神学家认为罗马天主教有严重的错误。其中之一位是马丁·路德。另一位是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Erasmus Desiderius), 他就是《公认文本》 最初版本的编者。这《公认文本》 (Textus Receptus) 是 翻译《英皇钦定本英文圣经》(King James Bible) 使用的希腊文新约圣经。路德很热衷与伊拉斯谟合作。但是当他们讨论如何共同合作的时候,很明显他们的神学是在两个极端。 伊拉斯谟是一个半伯拉纠主义者。他坚持圣经的预定是指上帝预知谁会得救,就按照衪所预见在全人类所做出的选择。换句话说,上帝在时空走道预知一切后,上帝才预定一切。  路德不同意,指出上帝预见一切是因为衪预定了一切,包括人的选择和所有会遇见的情况。路德的著作《论意志的捆绑》(On the Bondage of the Will) 基本上是为他的立场的辩护。信条的这一段就是对这个教义的简明总结。 我们和路德一样,坚持上帝预定了一切将要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上帝预见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上帝预知将来要发生什么事,因为衪预定了这一切的发生。又或者说,因为上帝拥有完全的主权,所以衪是无所不知的。但圣经明确教导: “从创世以来,上帝都知道衪所作的”(钦定本-徒15:18) 因为祂是”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  (弗1:11 ) 当我们铭记这一点,就能看见上帝旨意中的每个细节都绝对会发生,并且没有任何附带条件。换句话说,所发生的事并不是众多可能结果中的一个,取决于某些介入性条件。而且每一步都是上帝所预定的。上帝的某些旨意有时候看起来好像要符合某些条件才会发生: 例如,上帝向保罗显明要救他和一起在前往罗马船上的同伴,不过条件是他们必须留在船上(徒27:24,31)。表面上,好像船员可以破坏上帝的计划。但事实上,上帝不只预定了船上的所有人会获救,也预定了船员无法离船逃生。百夫长和船员都不知道这其中的预旨,至少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上帝的计划,却知道这是上帝的要求,因此他们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也必须按照这个原则来明白我们祷告的责任:上帝预定要赐给我们各样所需的,但是祂也预定我们要通过祷告来祈求所需的一切。上帝的旨意是无条件的,因此我们要明白祷告并不能改变上帝的旨意。尽管如此,在上帝显明的旨意中,祷告乃是我们当尽的本分。上帝鼓励我们祷告,祂预定了要应允我们的祷告,赐给我们所需的一切。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2》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3.1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wcf-3-1-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3-1-pastoral-comments Sun, 20 May 2018 06:36:39 +0000 http://gdsmedia.org/?p=2655 3.1 God from all eternity, did, by the most wise and holy counsel of His own will, freely, and unchangeably ordain whatsoever comes to pass:1 yet so, as thereby neither is God the author of sin,2 nor […]

The post WCF 3.1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1》 https://gdsmedia.org/wcf/%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3-1%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3-1%25e3%2580%258b Sun, 20 May 2018 06:31:40 +0000 http://gdsmedia.org/?p=2649 3.1 在永恒中,上帝就按其旨意至圣至智的计划,自由地、不变地预定了将来所要发生的一切1;祂虽如此预定一切,并不因此就是罪恶的创始者2,也不强迫受造者的意志,而且诸次因的自由性或偶发性也并未废去,反而得以确立3。 1弗1:11;罗11:33;来6:17;罗9:15,18;2雅1:13,17;约壹1:5;3徒2:23;太17:12;徒4:27-28;约19:11;箴16:33  除了三位一体的教义之外,基督教信仰的另一个显着的特征是上帝主权的教义。这教义是说上帝已经预定或计划在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事; 就是在每一分每一秒衪都在成就衪所预定的一切。确实,在整个教会的历史中,有一些基督教的分支否认这个重要的教义。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上帝与人自己想像的假神的区别。上帝自己说:”因为我是上帝,并无别的; 我是上帝,没有能与我相比的。我从起初就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便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赛 46:9-‬10)。又活又真的上帝是有主权的。      但是偶然发生的事情怎么说呢?其实,没有偶然发生的事。所罗门说:人虽可掷签在膝上, 定事却由耶和华。(箴言 16:33) 那么灾祸和人的罪呢?这些怎么可能是按照上帝的计划发生?实际上是,因为上帝自己宣告,”我造光,又造暗; 施平安,又降灾祸; 做成这一切的是我-耶和华。”(赛45:7)”耶和华造万物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 (箴言 16:4)‬‬‬‬‬‬‬‬‬‬‬‬‬‬‬‬‬‬‬‬‬‬‬‬‬‬‬‬      但是上帝的主权是否侵犯人的自由呢?绝对不会!人是有自由的受造者,他们能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不是一个机器人。上帝不会通过操纵人的内心或强迫受造者的意志。人的决定和行动取决于他自己认为在那一刻什么是对自己最有利,最适合的。这就是上帝要他负责的原因。当他选择违背上帝显明的旨意时,他就是犯罪。我们的信条把这个观点完美地这样形容:“上帝既不是罪恶的创始者,也不强迫受造者的意志”。这就是为什么犹大加略人是有罪的,虽然,他的角色在耶稣被钉十字架是上帝永恒所預定的。犹大没有被强迫做他所要做的事情。是他自己选择这样做。因此,主耶稣自己宣告说:”人子要去了,正如经上所写有关他的;但出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没有出生倒好。”(太 26:24)      同样,上帝绝对的主权并不意味着次因的自由性或偶发性也被废去,反而得以确立。什么是次因?次因是达到目的的方法。所以如果上帝預定你通过考试,祂会预定你努力学习; 你祈求智慧; 你准时上学; 你的写作; 老师喜悦你的答案等。所有这些次因都必须互相效力实现上帝的计划,让你通过考试。因此,你决不能有消極的态度。你必须努力工作,你必须为一切你渴望的结果祷告。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3.1》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2.3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2-3-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2-3-pastoral-comments Sun, 28 Jan 2018 09:25:31 +0000 http://gdsmedia.org/?p=2449 2.3  In the unity of the Godhead there be three persons, of one substance, power, and eternity: God the Father, God the Son, and God the Holy Ghost:1 the Father is of none, neither begotten, nor […]

The post WCF 2.3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2.2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2-2-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2-2-pastoral-comments Sun, 28 Jan 2018 09:04:31 +0000 http://gdsmedia.org/?p=2441 2.2  God hath all life,1 glory,2 goodness,3 blessedness,4 in and of Himself; and is alone in and unto Himself all–sufficient, not standing in need of any creatures which He hath made,5 nor deriving any glory from them,6 but only manifesting […]

The post WCF 2.2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2.2》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2-2%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2-2%25e3%2580%258b Sun, 28 Jan 2018 09:00:55 +0000 http://gdsmedia.org/?p=2438 详述上帝的本质 2.2上帝拥有一切生命1、荣耀2、良善3和福分4,是本乎祂自身,出于祂自身;惟独祂本乎自己,并对自己而言是完全自足的,不需要祂所造的任何受造之物5,也不从他们获取任何荣耀6,却只在他们里面,藉着他们,向着他们,并在他们身上彰显祂自己的荣耀;祂是万有惟一的根源,万有都是本于祂,依靠祂,归于祂7;祂对他们有至高的统治权,藉着他们,为着他们,并在他们身上行祂自己所喜悦的事8。万有在祂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9;祂的知识是无限的,无谬的,不依赖任何受造物10;所以,对于祂而言,没有什么事物是偶发的,或不确定的11。祂的一切旨意、作为和命令都是至圣的12。天使、世人和其它所有受造之物,都当照祂按其美意所吩咐的敬拜祂,侍奉祂,顺服祂13。 1约5:26;2徒7:2;3诗119:68;4提前6:15;罗9:5;5徒17:24,25;6伯22:2-3;7罗11:36;8启 4:11;提前6:15;但4:25,35;9来4:13;10罗11:33-34;诗147:5;11徒15:18;结11:5;12诗145:17;罗7:12;13启5:12-14 在这部分,我们继续了解圣经的上帝,特别是关于在宇宙的一切受造物和衪的关系。 首先,我们了解上帝是完然自足的。这意味着衪在任何事上都不依赖衪的受造之物。祂自己拥有一切的生命。衪是生命的源头和持续者,所有的受造物的存有和存在都在于衪。祂拥有一切的荣耀。受造物不能也不可以增加或减少祂的荣耀。他们最多只能做祂的见证和彰显衪的荣耀。 第二,我们知道上帝对他所有的受造物是有统治权的。统治权的意思是,祂完全的统治和掌管一切。身为创造主,衪有权力在祂的受造物身上施行祂自己所喜悦的事。没有人有权力质问祂,也没有人有能力阻止祂的作为。 第三,上帝知道受造物的一切,包括他们将来的所作行为。没有什么将要发生的事,可以使衪感到意外或措手不及。祂不需要从任何事物学习新知识,因为在永恒里,衪无限的知识已经拥有过去的,现在的,或是将来的一切知识。 第四,我们知道上帝是配得祂所有受造物的敬拜,事奉和顺服。有人说,敬拜上帝是一种特权,这是确实的。也有人说,敬拜上帝会使我们非常喜乐和满足,这也是确实的。可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身为祂的受造物,我们本就应当有责任和义务来敬拜他,因为衪是我们的创造主。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7 by Pilgrim Covenant Church Translation and posted with permission Chinese version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2.2》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2.1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wcf/wcf-2-1-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2-1-pastoral-comments Sun, 28 Jan 2018 08:51:08 +0000 http://gdsmedia.org/?p=2433 2.1 There is but one only,1 living, and true God,2 who is infinite in being and perfection,3 a most pure spirit,4 invisible,5 without body, parts,6 or passions;7 immutable,8 immense,9 eternal,10 incomprehensible,11 almighty,12 most wise,13 most […]

The post WCF 2.1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2.1》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2-1%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2-1%25e3%2580%258b Sun, 28 Jan 2018 08:45:13 +0000 http://gdsmedia.org/?p=2428 上帝的本质 2.1 上帝是独一的1,又真又活的2;在其存有和完全上都是无限的3,祂是至纯之灵4,无形5、无体6、无肢、无情感7 [**]、不变8、无量9、永恒10、不可测度11、全能12、全智13、至圣14、最自由15、最绝对16,祂按照自己不改变和至公义的旨意行作万事17,为的是荣耀祂自己18;祂最慈爱19,有恩典,有怜悯,恒久忍耐,有丰盛的良善和信实,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20;祂赏赐那殷勤寻求祂的21;同时,祂的审判最为公义,极其可畏22;祂憎恶诸恶23,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24。 1申6:4;林前8:4,6;2帖前1:9;耶10:10;3伯11:7-9;26:14;4约4:24;5提前1:17;6申4:15-16;约4:24;路24:39;7徒14:11,15;8雅1:17;玛3:6;9王上8:27;耶23:23-24;10诗90:2;提前1:17;11诗145:3;12创17:1;启4:8;13罗16:27;14赛6:3;启4:8;15诗115:3;16出3:14;17弗1:11;18箴16:4;罗11:36;19约壹4:8,16;20出34:6-7;21来11:6;22尼9:32-33;23诗5:5-6;24鸿1:2-3;出34:7 [**] “无体、无肢、无情感”原文“Without body, parts or passions”,或直译作“没有身体、没有部分、没有情感”。 “上帝”这个词对你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在谈论上帝的时候已经有某种概念或定义。然而,每个人怎样理解或使用这个词都不同。对于某些人来说,上帝只是一种没有位格的力量或能量来源。对于其他人,上帝只是一个人类发明的概念来解释那些無法说明的事物。对于有些人,他们认为宇宙中有众多的神明,但没有一位终极和至高无上的上帝。 当基督徒谈论上帝时,我们是在谈论那位选择藉着圣经而显明自己的上帝。我们从圣经中明白关乎上帝的第一件事,就是祂惟独是上帝。除祂以外没有别的上帝。这意味着圣经以外(或人想像的神明) 都是虚假的,应当被拒绝的。 其次,我们知道上帝与一切受造物有天渊之别。例如,惟有祂是无限,永恒,不变,全能,全智。上帝与人不同,没有肉体,没有肢体,没有情感(情感是灵魂通过身体与感知善恶相关的运动)。 第三,我们知道祂是一位善良的上帝,就是说衪是有慈爱,有恩典,有怜悯,恒久忍耐的上帝。祂也是一位乐意宽恕罪人,并赏赐那些用真心寻求祂的人。 第四,我们知道上帝是一位有公义,有审判,有真理的上帝 – 祂憎恶诸恶,绝不能不惩罚罪恶。 在我们结束之前,我们要提一个重要的论点 :  当我们思想上帝时,我们应该谨慎,不要只强调上帝的其中一个属性,而忽视其他的属性。比如, 我们不应该强调上帝的慈爱,而忽视祂的正义,或强调祂的主权和能力,而忽视祂的智慧和公义。我们需要综合一切圣经关于上帝的教导才能得到圣经本身的平衡。惟有这样了解上帝才不会失去平衡,不然的话,我们最终会敬拜一个自己所幻想出来的上帝。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7 by Pilgrim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2.1》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10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wcf/wcf-1-10-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1-10-pastoral-comments Wed, 29 Nov 2017 10:05:00 +0000 http://gdsmedia.org/?p=2361 1.10 The supreme judge by which all controversies of religion are to be determined, and all decrees of councils, opinions of ancient writers, doctrines of men, and private spirits, are to be examined, and in […]

The post WCF 1.10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10》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1-10%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1-10%25e3%2580%258b Wed, 29 Nov 2017 09:57:13 +0000 http://gdsmedia.org/?p=2358 1.10 要判断一切宗教的争论,审查一切教会会议的决议、古代作者的意见、世人的教训和个人的主张,我们所当依据的最高裁决者,除在圣经中说话的圣灵以外,别无其他1。 1太22:29,31;弗2:20;徒28:25 这一段很容易被人误解,  因为我们很容易断章取义, 误解信条的含义。 所以首先,我们必须先除掉我们錯誤的观念 — 就是在读经时,自以为是被圣灵的感动,而认为这些主观的意见一定是绝对的真理。其实这个观念与信条所要传达的完全相反!  我们阅读这段时,必须考虑到在前段信条(1:9)里的原则 — “解释圣经无误原则,就是圣经本身”。那么我们就会知道这段话 “除在圣经中说话的圣灵以外,别无其他”的意思不是在说一些神秘或主观的经历,而是圣灵在圣经中要表达的 “真实和完全的意义”。 换句话说,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任何的宗教争论,最终的权威和载判一定是,被正确解释,圣灵默示的圣经。 因此,圣经必须是教会的首要和最终的准则。无论是古时的教父,还是现在的信徒,或者是有名望的圣经解经家,或者是基督徒作家(他们的意见都能被称为 “个人的主张”)。这些人的意见都必须以圣经来判断。 信经和信条(这些“教会会议的决议”)也是如此。当然,这些信经和信条应当被教会视为有权威性的。我们教会所接纳的信条对于圣经的解释,应该首先被认为是正确的,直到能证明是错误的。我们对信条的态度不应该是首先认为信条是错误,直到能证明是正确的时候才接纳信条。这就是在庇哩亚基督徒的精神,他们“热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要知道这道是否真实。”(徒17:11)。 然而,这些信条必须被视为次级准则。这意味着,如果教会能够毫无疑问地证明圣经的解释与信条不同,信条就应该被认为是错误的,因为圣经才是不可能有错误的首要准则。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2017 by Pilgrim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10》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9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1-9-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1-9-pastoral-comments Wed, 29 Nov 2017 08:34:50 +0000 http://gdsmedia.org/?p=2356 1.9 The infallible rule of interpretation of Scripture is the Scripture itself: and therefore, when there is a question about the true and full sense of any Scripture (which is not manifold, but one), it […]

The post WCF 1.9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9》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1-9%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1-9%25e3%2580%258b Wed, 29 Nov 2017 08:30:56 +0000 http://gdsmedia.org/?p=2351 解释圣经的无误原则 1.9 解释圣经无误原则,就是圣经本身[1];因此,当我们对圣经某处真实和完全的意义发生疑问时(该意义只有一个,不是多种),就当查考其它更清楚经文来加以解明1。 [1]  即以经解经。 1彼后1:20,21;徒15:15-16 笔者写的每个文字段落,要表达的意义最少有一个。明白笔者想要表达的艺术和学问称为”解经”或”释经”。(interpretation or exegesis)。以”正义解经”相反的是”私意解经” (eisegesis) 就是读者把自己的主观前提,看法或偏见放到经文里。 有时解释经文只需要阅读它,单单通过处理其词汇,语法和句法来了解它的内容就足够了。这就象一个孩子在学校虽要理解一段文章一样。但有时候,为了正确解释经文,我们需要牢记笔者的写作背景,历史背景,经文段落的内容,笔者的意图等等。这就象律师解释证词或遗嘱时所要做的。 圣经是上帝赐给人的话语。因此,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有上帝要我们明白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通过释经的过程得出意义。既然,圣经在许多方面是独特的,我们必须使用一些原则来正確地解释圣经。 我们的信条强调了一个也许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则。这原则是什么?就是必须 以经解经。就如我们信条里说: “解释圣经无误原则,就是圣经本身”。换句话说,除了圣经以外不可能找到更可靠的圣经解释。无论是人,或评注,或词典,这些都会有错误。唯有这 “以经解经”的原则是绝对无错误,永远正确的。 这个原则也称为 “信仰的类比”。如果圣经对某句经文作了解释,我们就不应当再找寻其它解释。因为上帝是圣经最终的作者,所以圣经的解释是一定正确的。因此,任何经文对于别处的经文所给的解释,一定是真实的。因为上帝是完全的,所以在圣经里绝对没有错误或矛盾。因此,”当我们对圣经某处真实和完全的意义发生疑问时(该意义只有一个,不是多种),就当查考其它更清楚经文来加以解明。” 我们的信条注明任何经文应当只有一个”真实和完整的意义”。该意义 “只有一个,不是多种”。原因是因为许多处的经文看起来好象有多种解释。但事实上,这些经文只有一个”真实和完整的意义”, 而且通常在新约圣经才被显明。上帝从来没有想要在这些经文有超过一个 “真实和完整的意义”。让我们来看创世记3:15 中的预言。是谁会压伤蛇的头?圣经的答案是“女人的后裔”,而新约圣经确定祂就是基督(加4:4; 参 赛7:14; 马太 1:24-25)。那么为什么保罗在(罗16:20)说上帝快要把蛇践踏在教会的脚下呢?是圣经有矛盾还是有多种意义吗?其实教会是基督的肢体,而基督是教会的元首。虽然基督已经压伤蛇的头,蛇仍然在垂死挣扎中。上帝留给教会来解决它。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9》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8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1-8-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1-8-pastoral-comments Wed, 29 Nov 2017 08:11:40 +0000 http://gdsmedia.org/?p=2348 1.8 The Old Testament in Hebrew (which was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people of God of old), and the New Testament in Greek (which, at the time of the writing of it, was most […]

The post WCF 1.8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8》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1-8%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1-8%25e3%2580%258b Wed, 29 Nov 2017 07:53:50 +0000 http://gdsmedia.org/?p=2345 圣经的默示性 1.8a 希伯来文(古时上帝选民的文字)旧约,和希腊文(新约时代各国最通用的文字)新约,都是上帝直接默示的,并且其纯正因上帝特别看顾和护理而在历代得以保守,所以它们是真实可信的1;1太5:18 1.8b 因此,一切有关宗教的辩论,教会最终都当诉诸圣经2。2赛8:20;徒15:15;约5:39,46 1.8c但 因这些原文并非为上帝的众民所通晓,而他们都有权利拥有圣经,并从中得益,而且上帝也吩咐他们存敬畏的心去诵读查考3,所以,圣经所到之处,都应译成当地民族的通俗语言4,使上帝的圣言充充满满地寓于各地选民心中,他们就可以用上帝所悦纳的方式去敬拜祂5,并可以因圣经所赐的忍耐和安慰得着盼望6。 3约 5:39;4 林前14:6,9,11,12,24,27,28;5 西3:16;6 罗15:4 圣经最初是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写成的。希伯来语是旧约古时上帝选民的通俗语言,所以旧约大部分是以希伯来文写成的(除了但以理书 2:4b-7:28; 以斯拉记 4:8-6:18 和 7:12-26 是用阿拉姆语写成,因为这个语言以慢慢成为巴比伦流亡后众民的通俗语言。) 由于希腊语在新约古时成为商业,教育和书信的通俗语言,新约是以希腊文写成的。 虽然,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语言的理由,但我们不能只用历史的必要性去理解。我们必须记住,历史其实是在展现上帝的旨意。此外,如果我们去思想新旧约的不同目的和重点,我们就可以看到上帝的智慧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语言。旧约是以图片,影子和预表指向基督,所以希伯来文特别适于这个用途!新约是以回顾基督的工作为目的,并用精确的细节展现救恩的神学,所以希腊语特别适于此目的! 由于上帝对圣经的启示,不仅仅是在概念上,而且在句子,言语甚至每个字上(参考,马太5:18),所以至关重要的是,圣经必须准确的用原文传递,如果有任何争议,教会最终都当诉诸圣经。圣经原文的重要性 也在与圣经能够被准确地翻译成基督徒历代的通俗语言。如果圣经不是用原文翻译的,而是用有错误的翻译为蓝本,就会增加更多的翻译错误。 我们相信,在历代传递的过程,新旧约圣经是“上帝特别看顾和护理而在历代得以保守,所以它们是真实可信的。” 在几千本圣经书卷之间的確有微小的差异。但我们相信,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圣经是非常接近原文。我们可以将我们使用的英王钦定本圣经 (Authorised Version) 与我们可以购买的尺做比较。虽然这些尺或许没有国际米原器那么精准 (这是在法国塞夫勒市的国际计量局里保持在摄氏零度的铂-铱合金条)。但在任何实际用途上,我们可以视它为”真实可信”的。 原文作者: 林集章 、蔡林斯 、欧阳效正 中文譯者: 郭翕杰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8》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7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1-7-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1-7-pastoral-comments Wed, 29 Nov 2017 03:51:31 +0000 http://gdsmedia.org/?p=2342 1.7 All things in Scripture are not alike plain in themselves, nor alike clear unto all:1 yet those thing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be known, believed, and observed for salvation, are so clearly propounded, and […]

The post WCF 1.7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7》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1-7%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1-7%25e3%2580%258b Wed, 29 Nov 2017 03:48:02 +0000 http://gdsmedia.org/?p=2339 圣经的明了性 1.7 圣经中所记各事本身并不都是一样明显,对各人也不都是一样清楚;然而为得救所必须知道、相信并遵行的事,在圣经此处或彼处已明载而详论,以致不仅有学识的,而且无学识的,只要正当使用通常的蒙恩之道,便都可以有充分的理解1。 1彼后3:16;诗119:105,130 我们曾经有说过不是所有我们需要知道的细节都清楚的记录在圣经之中。我们是说一切我们需要知道的 “已明确记载于圣经之中,或可用合理与必要的推论,由圣经演绎而得。” 但是,我们要清楚知道,这并不意味着圣经中的一切都显明得如此清楚简单,我们就不需要努力来理解圣经的任何部分。 圣经的许多处其实是很难理解的。 例如:旧约的传道书,以西结书和何西阿书。新约也是如此,例如:启示录和许多人认为很难理解的罗马书。使徒彼得认为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定的人加以曲解,如曲解别的经书一样,自取灭亡。”(彼得后书 3:16) 这些具有挑战性的经文会使我们謙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我们学习圣经时会感到兴奋,并促使我们在一生中继续追求学习圣经。 然而,我们感谢上帝,所有我们 为得救所必须知道、相信并遵行的事,在圣经此处或彼处已明载而详论,或者可以从几段经文中可以推断出来。即使没有学问的人,只要通过阅读圣经或听圣经讲道,就能够充分了解上帝的旨意。 “你的话一开启就发出亮光, 使愚蒙人通达。” 诗篇 119:130 。换句话说,我们不用担心圣经只是一些 “有学识的人” 才可以理解一切的重要的教义。 所以弟兄们和孩子们,不要害怕你自己来阅读圣经。求主帮助你明白,然后享受它,知道耶和华在适当的时刻,会显明需要的知识给你。此外,如果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教义,尽管听了他的解释,但是你仍然无法在圣经的此处或彼处看到,那么你不用相信他。他也许是正确的,但如果这新教义不在公认的教会信仰告白中,又不能从圣经中证明,那么这不是上帝要你相信的。请记住,圣经是显而易见的,意思就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已经显明写在圣经的此处或彼处了。 原文作者: 林集章 、蔡林斯 、欧阳效正 中文譯者: 郭翕杰 來源: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7》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6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1-6-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1-6-pastoral-comments Wed, 29 Nov 2017 03:22:14 +0000 http://gdsmedia.org/?p=2335 1.6 The whole counsel of God concerning all things necessary for His own glory, mans salvation, faith and life, is either expressly set down in Scripture, or by good and necessary consequence may be deduced […]

The post WCF 1.6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6》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1-6%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1-6%25e3%2580%258b Wed, 29 Nov 2017 00:26:40 +0000 http://gdsmedia.org/?p=2328 圣经的充分性 1.6a 上帝全备的旨意,也就是关于祂自己的荣耀、人的得救、信仰和生活所必需的一切事,或已明确记载于圣经之中,或可用合理与必要的推论,由圣经演绎而得;不论是所谓的圣灵的新启示,还是人的遗传,都不得于任何时候加入圣经1。 1提后3:15,17;加1:8,9;帖后2:2 1.6b 然而,我们承认,要明白圣经中所启示的使人得救的知识,圣灵内在的光照是必不可少的2; 2约6:45;林前2:9,10,12 1.6c 有若干关于敬拜上帝和教会治理的处境性细节,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团体有相通之处,可以根据人性之光和基督徒的智慧,依照圣言的普遍原则(这是当永远遵守的),予以确定3。 3林前11:13,14;14:26,40 所有的改革宗基督徒都肯定圣经是充分的。可是这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我们不是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只需要圣经。因为我们肯定也需要水和食物! 圣经是充分的意思是说上帝所要我们知道的一切,就是关于我们的救恩,信心和生命的知识,为了使我们可以荣耀衪,这些都记录在圣经中。 第二,我们不是说我们所有需要知道的都清楚记录在圣经之中。我们是说我们所有需要知道的 “已明确记载于圣经之中,或可用合理与必要的推论,由圣经演绎而得。” 所以有些上帝要我们知道的事必须从圣经衍生而出。三位一体的真理就是一个例子。 第三,我们不是说基督徒不可以用圣经评注或接受任何教会传统。我们的意思是,既然圣经的正典已在公元后一世纪完成,上帝已经停止藉着圣灵或其他方法显明新的启示。所以灵恩派或任何人不应该称上帝给了他们新的启示。罗马天主教也不应该称那些圣经以外的传统 (无论历史,教义或生活) 跟圣经视为同等的权威。只有能够被圣经证明的传统才是必须的。 第四,圣经的充分性不是说任何人能靠自己的能力去明白圣经。反而,”我们承认,要明白圣经中所启示使人得救的知识,圣灵内在的光照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们相信,属灵的事惟有靠圣灵才能明白。所以我们需要常常祈祷,求圣灵光照我们的心,让我们明白上帝的话语。 第五,虽然我们承认教会的敬拜和治理应该严格的按照圣经的启示,可是我们不相信它彻底指明所有的细节。例如: 敬拜的时间和布置,聚会的次数,等。这些细节可以根据基督徒的普通常识和智慧  (换句话说, 圣洁的普通常识)。 原文作者: 林集章 、蔡林斯 、欧阳效正 中文譯者: 郭翕杰 來源: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6》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5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wcf/wcf-1-5-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1-5-pastoral-comments Wed, 29 Nov 2017 00:17:34 +0000 http://gdsmedia.org/?p=2325 1.5 We may be moved and induced by the testimony of the Church to an high and reverend esteem of the Holy Scripture.1 And the heavenliness of the matter, the efficacy of the doctrine, the […]

The post WCF 1.5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5》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1-4%e3%80%8b-2/?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1-4%25e3%2580%258b-2 Wed, 29 Nov 2017 00:12:16 +0000 http://gdsmedia.org/?p=2321 显明圣经是上帝之圣言的根据 1.5 我们可能受教会见证的感动和影响,因而当以高度尊重和敬畏之心珍视圣经1。圣经属天的性质,教义的效力,文体的庄严,各部的契合,整书的目的(就是将一切荣耀都归给上帝),人类惟一得救之道的完全展示,和其它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及整卷书的全备,都十足自证其为上帝的圣言;虽然如此,我们得以完全信服并确知圣经无谬的真理性和神圣的权威性,乃是由于圣灵的内在之工,祂藉着上帝的圣言,并与上帝的圣言一道在我们心里作证2。 1提前3:15;2约壹2:20,27;约16:13,14;林前2:10,12;赛59:21 我们之前说过圣经的权威不是取自任何在外面的事物。因为它本身就是上帝的话语,所以它本身就有权威。可是有人会问: 我们怎样可以被说服和确知它真的就是上帝的话语,而且又要顺服它的真理和权柄呢? 我们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些人因为历代教会的教导而受感动。有些人是因为看到圣徒甘心的受苦和他们生命的极大改变而得到鼓励。 有些人因为圣经的内容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就是它属天的性质,  文体的庄严,教义的效力,各部的契合。其他人因为上帝其妙的救恩的计划感到惊叹。 我们或许能想到其他的理由, 像圣经的许多预言都很惊人的完全实现了。(参 诗篇 22:16-18, 马可 13:2) 虽然有人多次企图要把圣经消灭,它还是其妙的完全保存了。 虽然如此,我们要承认到最终可以使我们完全信服并确知圣经的真理和权威,”完全是圣灵的内在之工,祂藉着上帝的圣言,并与上帝的圣言一道在我们心里作证。” 这是很难跟一位没有被圣灵重生的人解释的。可是使徒保罗说 “上帝藉着圣灵(上帝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把这事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上帝深奥的事也参透了(林前 2:10) 。”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信徒虽然不能清楚表達他们信靠圣经的理由,但却愿意为它而死。 亲爱的弟兄姐妹,你们对圣经有这样的信心吗? 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求圣灵能打开你的心眼。 原文作者: 林集章 、蔡林斯 、欧阳效正 中文譯者: 郭翕杰 來源: Westminster Confession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5》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4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wcf-1-4-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1-4-pastoral-comments Tue, 28 Nov 2017 10:58:13 +0000 http://gdsmedia.org/?p=2316 1.4 The authority of the Holy Scripture, for which it ought to be believed, and obeyed, dependeth not upon the testimony of any man, or Church; but wholly upon God (who is truth itself) the […]

The post WCF 1.4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4》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1-4%e3%80%8b/?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1-4%25e3%2580%258b Tue, 28 Nov 2017 10:53:24 +0000 http://gdsmedia.org/?p=2313 1.4 圣经的权威性应当受到人的信服,这权威性并不倚赖任何个人或教会的见证,而是完全在于其作者上帝,祂就是真理本身。所以,既然圣经是上帝的圣言1,我们就应当接受。 1彼后1:19,21;提后3:16;约壹5:9;帖前2:13 基督教的圣经全部有六十六卷书,不多也不少。我们知道这本 “书中之书” 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实,上帝藉着祂指定的笔者 (有时是编辑者) 在他们的生平写完每一卷书,而这些书卷又被上帝的百姓接納,直到所有书卷的数目都完全为止。 如果是这样,我们很自然会问这个问题: 按照什么依据和谁的权柄使我们一定要接受和接纳这些书卷, 甚至把整本圣经当成是真理和权威来管制我们呢?罗马天主教给的答案就是: 这权柄是从基督赐给教会的,所以教会有这权柄来决定哪一卷书有权威和怎样解释每一卷书。就是按这个依据,罗马天主教坚決把十卷次经當成是神圣的,就这样天主教的传统把次经和圣经视为同等。 改革宗的教会拒绝这个教义。我们相信,圣经的权威是源于上帝自己,因为圣经是衪默示的。换句话说,圣经的权威是完全出自上帝本身,所以它应该单纯的被接纳,因为它是上帝的话语。我们教会的信仰,规章,行为 和权威必须只源于圣经,这跟罗马天主教的教义完全相反。因此基督,教会的君王,他只藉着圣经说话,只藉着圣经管理。所以教会的领袖必须以牧者的心去服事,而不是成为法官去制定法律。 基督的真教会没有决定哪一本书卷应该被接纳,她只是藉着圣灵的光照和基督的灵的见证才认出它们是被上帝默示的 (参: 林前 14:32)。就这样靠着上帝的护理,圣经的正典完成了,教会只需要全心全意的接纳,相信和顺服这全备真实的话语。 原文作者: 林集章 、蔡林斯 、欧阳效正 中文譯者: 郭翕杰 來源: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2020 ©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4》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3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wcf/wcf-1-3-pastoral-comment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cf-1-3-pastoral-comments Tue, 28 Nov 2017 10:41:12 +0000 http://gdsmedia.org/?p=2311 1.3 The books commonly called Apocrypha, not being of divine inspiration, are no part of the canon of the Scripture, and therefore are of no authority in the Church of God, nor to be any […]

The post WCF 1.3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3》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1-3%e3%80%8b-%e6%ac%a1%e7%bb%8f%e7%9a%84%e5%86%99%e4%bd%9c%e4%b8%8e%e7%94%a8%e9%80%94/?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1-3%25e3%2580%258b-%25e6%25ac%25a1%25e7%25bb%258f%25e7%259a%2584%25e5%2586%2599%25e4%25bd%259c%25e4%25b8%258e%25e7%2594%25a8%25e9%2580%2594 Tue, 28 Nov 2017 10:36:26 +0000 http://gdsmedia.org/?p=2308 1.3 通常称为次经的各卷,并非出于上帝的默示,所以不属于圣经正典;因此,它们在上帝的教会中没有任何权威性,只能当作一般人的著作来看待或使用1。  1路24:27,44;罗3:2;彼后1:21 在威斯敏斯特议会的时期,1611 年版本的英皇钦定本圣经 (King James Bible) 和早期的日內瓦圣经版本 (Geneva Bible) 都收录了次经。可是早在 1534 年,伟大的新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已经宣布 “次经不能和圣经视为同等。可是阅读时能使我们得到帮助和益处” 。这个立场跟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完全相反。我们宗教改革的先祖和威斯敏斯特议会也都持相同的立场。这些次经并非出于上帝的默示,所以不属于圣经正典。 这些次经其实是犹太人的十五书卷合集,是从公元前170年到公元70年,借着一些身份不明的笔者著作的。虽然有些次经书卷也包括在七十士译本(主耶稣和使徒时代通行的希伯来旧约圣经的希腊语译本),但是当主耶穌基督在巴勒斯坦传道时,衪从来没有引用次经。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这些次经并没有被上帝默示,也不应该视为圣经的正典。另外,主耶稣清楚地确认旧约的三十九卷书为“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路24:44)。这三个名称其实就是希伯来文旧约的三个部分:1)摩西的律法(即律法或摩西五经) 2)先知的书(即约书亚、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和所有先知书,除了耶利米哀歌与但以理书)3) 诗篇(即剩余的旧约书卷,包括诗集和历代志)。 主耶稣不但没有引用次经,而且这些次经的内容在神学上存在着许多矛盾,有些记录还具有明显的虚构成分或被粉饰的历史事实。 因此,这些书卷在上帝的真教会里没有任何的权威。我们不应该承认它们,只能把它们视为一般人的著作。 如果你已经读完了整部圣经,而且也完成了每日的圣经阅读并有额外的时间,你可以阅读次经。可是,与其阅读次经,不如阅读优质的基督教书籍,如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路德的《加拉太书注释》或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你或许会获益更多! 原文作者: 林集章 、蔡林斯 、欧阳效正 中文譯者: 郭翕杰,康翘 來源: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3》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2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wcf/2305/?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305 Tue, 28 Nov 2017 10:27:49 +0000 http://gdsmedia.org/?p=2305 1.2 Under the name of Holy Scripture, or the Word of God written, are now contained all the books of the Old and New Testament, which are these: OF THE OLD TESTAMENT Genesis Joshua Job […]

The post WCF 1.2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2》 https://gdsmedia.org/wcf/%e3%80%8a%e8%a5%bf%e6%95%8f%e4%bf%a1%e6%9d%a1%e6%95%99%e7%89%a7%e7%ae%80%e9%87%8a1-2%e3%80%8b-%e5%9c%a3%e7%bb%8f%e7%9a%84%e5%86%99%e4%bd%9c%e4%b8%8e%e7%94%a8%e9%80%94/?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8%25a5%25bf%25e6%2595%258f%25e4%25bf%25a1%25e6%259d%25a1%25e6%2595%2599%25e7%2589%25a7%25e7%25ae%2580%25e9%2587%258a1-2%25e3%2580%258b-%25e5%259c%25a3%25e7%25bb%258f%25e7%259a%2584%25e5%2586%2599%25e4%25bd%259c%25e4%25b8%258e%25e7%2594%25a8%25e9%2580%2594 Tue, 28 Nov 2017 10:15:32 +0000 http://gdsmedia.org/?p=2302 圣经的写作与用途 圣经,即所笔录之上帝的圣言,包括旧新约各卷书,其名称为: 旧约各卷书为:《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列王纪上》,《列王纪下》,《历代志上》,《历代志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 新约各卷书为:《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使徒行传》;《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书》,《帖撒罗尼迦后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壹书》,《约翰贰书》,《约翰叁书》,《犹大书》;《启示录》。 这些书卷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是信仰与生活的准则1。 1路16:29,31;弗2:20;启22:18,19;提后3:16 圣经是一个大汇集。全部有六十六卷书,有些书卷比较长,有些比较短。在这六十六卷书当中,有三十九卷书在主耶稣基督诞生之前写的,名为旧约。剩下的二十七卷是在基督生活,死亡并升上天后才写的。它们名为新约。 我们的信条称这汇集为”圣经” 或”笔录之上帝的圣言”。它叫做 “圣经”, 因为它们记录了上帝显明自己的启示和衪救恩给予的旨意。圣经是用笔记录下来的,因此也名为“笔录之上帝的圣言”,但是按各卷书的名字和内容看来,这些书很像是人写的,怎么说是上帝的话语呢?信条的答案是它们是 “上帝所默示的”。那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这并不代表它是借着受灵感之人所写的(称为:动力的默示Dynamic Inspiration)。因为圣经笔者也有写过没被上帝默示的书卷。例如保罗写给歌林多教会的另外两卷书信,它们并没有被上帝默示,不然完整的圣经也会包括它们。 其次,这并不代表人像机械一样被上帝使用来写下祂的话语。(称为:机械性默示 Mechanical Inspiration)。非常明显的证据是,我们能观察到不同书卷有不同的文法风格。 第三,虽然 “上帝所默示的” 也可以译为 “上帝所呼出来的”,可是这并不表示上帝在一些人所写的文字上“盖章”,使它们变成上帝的话。然而,它的意思是,上帝的灵根据笔者各样的恩赐,经验与個性来雇用笔者,最后圣经的每一个字都是上帝所指定的话语。(称为: 有械的默示 Organic Inspiration)。 就这样,圣经能有权威地作为上帝百姓 “信仰与生活的准则”。祂百姓的信仰必需要以圣经为主要的准则。信条只是附属准则。信条的重要性永远排在圣经后面。上帝的百姓要靠正确的解圣来生活。信条能提供我们一个非常精准,并且公认的解经与教导。 原文作者: 林集章 、蔡林斯 、欧阳效正 中文譯者: 郭翕杰 來源: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2》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WCF 1.1 — Pastoral Comments https://gdsmedia.org/wcf/english1-1/?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english1-1 Sat, 25 Nov 2017 09:31:46 +0000 http://gdsmedia.org/?p=2288 Chapter I Of the Holy Scripture 1.1 Although the light of nature, and the works of creation and providence do so far manifest the goodness, wisdom, and power of God, as to leave men inexcusable;1 yet […]

The post WCF 1.1 — Pastoral Comments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1》 https://gdsmedia.org/wcf/chinese1-1/?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chinese1-1 Sat, 25 Nov 2017 09:12:11 +0000 http://gdsmedia.org/?p=2276 第一章 论圣经 1.1 人性之光和创造、护理之工,原彰显上帝的良善、智慧和权能,使人无可推诿1;但它们并不足以将那得救所必需的对上帝及其旨意的知识给与人2;所以主乐意多次多方将自己启示出来,向教会晓喻祂的旨意3;以后主为了更好地保守并传扬真理,且为了更加坚立教会,安慰教会,抵挡肉体的败坏以及撒但和世界的毒害,遂使这启示全部笔之于书4。因此,圣经乃为至要5;上帝从前向祂百姓启示自己旨意的那些方法,如今已经止息了6。 1罗2:14,15;1:19,20;诗19:1,3;罗1:32;2:1;2林前1:21;2:13,14;3来1:1;4箴22:19,21;路1:3,4;罗15:4;太4:4,7,10;赛8:19-20;5提后3:15;彼后1:19;6来1:1,2 作为我们的创造者,上帝不仅是看不见的,也并非受造之物。所以,若要认识我们的造物主,了解关于祂的事,上帝就必须向我们显明自己。为此,祂指定了两个方式:一般启示与特殊启示。 一般启示包括创造之工与护理之工。创造之工关乎受造之物。当我们仔细观察植物、动物、日月星辰,甚至自己的身体时,我们在内心深处无法不承认有一位良善、有智慧和全能的造物者的存在。护理之工关乎上帝对万事的安排。我们若仔细观察大自然或日常生活,必定会注意到全能的上帝在主宰万事。所以使徒保罗说:“凡是否认上帝存在的人,或不肯寻求祂,他们的罪都是无法推诿的。”(罗1:20) 然而,罪使我们属灵的心变得迟钝和盲目。就算真理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了解真理,反而被误导。此外,创造之工与护理之工无法向我们传达救恩的需要和得救之道。因此,我们还需要特殊启示。于是上帝就差遣了先知去向祂的百姓传道,同时也以各种超自然的方式显现自己,例如梦和异象。然后为了精准地将启示传于后世,上帝就把一切要告诉祂百姓的信息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圣经。当圣经完成以后,特殊启示(先知、梦、异象)也就停止了。 我们现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认识上帝。第一方式是观察创造之工与护理之工,用心领略其中的奥妙。第二种方式是阅读圣经。这是更为重要的。唯有圣经能让我们清楚知道上帝的旨意。因此,我们应该每天勤读圣经,讲道的时候也要仔细聆听。这样我们才会听到我们的救主对我们说的话。 原文作者: 林集章 、蔡林斯 、欧阳效正 中文譯者: 郭翕杰,康翘 來源: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With Brief Pastoral Comments   2020 © Pilgrim Covenant Church

The post 《西敏信条教牧简释1.1》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上帝全面性的护理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all-encompassing-providenc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all-encompassing-providence Thu, 15 Oct 2015 01:52:10 +0000 http://gdsmedia.org/?p=2198 我们要非常强调上帝的护理遍及地上、天上和地狱里的一切。这是阐明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另一种方式。圣经教导我们,上帝主权地统管着: 天使(诗103:20,21) 魔鬼(伯1:12;伯2:6) 所有的人(耶10:23;徒17:28) 人的心(箴21:1) 人的行动(箴16:9) 人的思想和言语(箴16:1)* 所有人的罪行(诗33:10;箴16:4;摩3:6;徒2:23) 上帝子民所犯的罪(赛63:17) 人心在罪中刚硬(出4:21;罗9:18) 天气和四季(徒14:17) 恒星和行星(诗104:19) 创造界的大事物(耶5:24;但4:35) 最微小、不起眼的事物(太10:29,30) 所谓的自然灾害和不好的事(诗105:29;诗148:8) 战争与和平(赛45:7) 生与死(创4:1;诗31:15;诗104:28,29) 一切事物(诗103:19) 然而,上帝的护理不仅限于统管,上帝也使一切事情发生,并引导和掌控它们,使用它们来成就祂自己的目的和美意(出3:19,20;赛44:28;赛46:9,10;弗1:5;腓2:13)。 这乃是上帝护理之工的奥秘和神奇之处。这就是奥秘——上帝使用一切,包括邪恶以及那些做恶的人,却无需为邪恶负责。这是恩典的神迹,因为上帝主权地使用一切来拯救祂的子民,使那些爱祂的人得益处,就是那些按祂旨意被召的人。上帝为了基督的缘故这么做,因为基督为了祂子民的罪,受苦、受死并且复活。 * 译者注:原文作者根据英皇钦定本的译法引用这节经文出处,须注意,英皇钦定本《箴言》16章1节与和合本的译法有所不同。“The preparations of the heart in man, and the answer of the tongue, is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上帝全面性的护理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管理和护理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vernment_and_providenc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vernment_and_providence Tue, 15 Sep 2015 03:21:04 +0000 http://gdsmedia.org/?p=2184 上帝护理的另一方面就是祂管理和统治一切。圣经清楚表明上帝统管一切(诗2:2-4)。作为万有的统治者,作为施行护理的上帝,祂是“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提前6:15)。 上帝藉着护理之工的统管是: 全面性的。上帝主权地统管一切,包括撒但和罪恶(伯1:12;伯2:6)。 主权的。上帝不仅统管一切,也如此统管以致它们必须行祂的旨意,成就祂的目的。对于人、天使和魔鬼,上帝的统管不会因为受造物的意志而妥协,或者依赖受造物的意志(伯9:12)。 公义的。上帝统管一切的方式,使人、天使和魔鬼的行为的责任,依然属于他们。虽然上帝完全掌控他们的行为并使之发生,却不能因它们所行之恶受到指责(罗9:17-20)。 有目的性的。上帝不仅统管,也按照完美的计划统管,这是一切要顺应也会顺应的。没有事情是偶然发生的,没有事情会让上帝感到惊讶,或使上帝改变主意/旨意(诗115:3;诗135:6;罗9:21,22)。 无法参透的。上帝作为万有的统治者何等伟大,祂的作为超乎我们所能理解的(伯9:10;赛55:8)。虽然万事都互相效力,叫上帝的子民得益处,也叫其他人沉沦,但这一点不是我们总能看见的。我藉着信心活着,不是藉着眼见(林后5:7)。 有恩典的。上帝为着祂子民的益处统管一切(罗8:28)。万事不是偶然地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而是因为上帝藉着我们的救主耶酥基督统管、引导着一切。 然而,上帝的统管不是对所有人都具有恩典的。上帝对不敬虔之人的统管和对祂子民的统管是相反的。那是使人沉沦的统管,不仅因为他们排斥上帝的统管,藐视上帝的恩赐,更因为上帝积极的统管,使他们灭亡沉沦。这并不是否认上帝赐不敬虔之人好东西,例如生命、气息、食物、住所、丰年等等,但这一切都不是出于爱或恩典。 我们必须相信上帝藉着护理统管一切,因为我们所看见的不一定象是在上帝有智慧的统管之下。反之,我们看见受造界和社会的乱象;在历史和受造界中,看不见公义,反见不公义、失调、和混乱。但信心坚信并承认上帝掌控一切,没有事情是偶然发生的,并且藉着上帝的恩典,万事都有益处。信心坚信万事必须相辅相成,叫上帝的子民得益处,也必定会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管理和护理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保守与护理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preservation-and-providenc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preservation-and-providence Sat, 15 Aug 2015 03:08:12 +0000 http://gdsmedia.org/?p=2171 上帝的护理之工的其中一方面就是“保守”,这表示上帝赐一切受造物生命和存在,并“保守”它们和它们的生命。上帝不仅保守没有理性的受造物——兽类、鸟类、行星、恒星、花草树木,也保守人类、天使,甚至魔鬼(诗104:10-24;路8:26-33)。一切受造之物活着、行动、存在,都在于祂(徒17:28)。 这是伟大的真理,表明了除非上帝藉着祂的大能不断与受造界同在、在受造界之中,并且始终托住万有,没有东西能够存在。没有东西能够靠本身存在着,它们都因着上帝才存在。这一点对于我写这篇文章所坐的椅子,以及正在运行的太阳和星星同样成立。 这也表示受造界之中的秩序与协调并非所谓自然律的结果,乃是上帝无所不在和大能的结果。春夏秋冬年年以同样的排序到来并非因为“自然律”,乃是因为上帝信实地降下。行星不是根据自然律保持其运行航线,乃是顺服引导它们的上帝。 上帝藉着在受造界之中的工作(这是其中一个方式),向所有人见证祂自己(徒17:24-28;罗1:18-20)。没有人能在审判之日对上帝说:“我不认识祢”。他们无可推诿,尽管上帝在受造界之中的见证并非使人得救的启示。 人活在上帝的大能和信实的见证中,却不赞美祂,那是多么可耻的(罗1:21),更尤其因为上帝保守和供应他们。就如保罗在《罗马书》第一章指出,他们不但不荣耀上帝,也不感谢祂,反倒拜偶像和做污秽的事。 因此,拜偶像不是寻求上帝而是转离上帝的行为,同时,这也是异教徒知道关于真上帝的证据。因为他们转离上帝,上帝就任凭他们犯最恶心的罪,尤其是同性恋之罪(罗1:24-27)。然而,这也证明了他们知道关于上帝。 这些可恶的罪行只是对这些忘恩负义之人的惩罚。他们就像不认识上帝的禽兽;当上帝任凭他们犯连禽兽都不会犯的罪的时候,他们甚至变得比禽兽更糟。 上帝与受造界同在、用大能保守受造界,对在基督里认识和爱上帝的信徒来说,这是多么奇妙的见证啊!一个认识他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上帝的人,绝对不会害怕任何事请,反倒会凡事感恩,因为上帝不仅保守并保护他的灵命,还天天赐给他生命、气息和一切(徒17:25)。他会安详死去,确信赐给并保守生命的那一位,也是取走生命的那一位;他也确信上帝是祂子民信实的天父,甚至死时。 —————————– E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Translation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保守与护理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上帝的护理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providenc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providence Thu, 16 Jul 2015 02:17:09 +0000 http://gdsmedia.org/?p=2159 “护理”(Providence)这个词无法在圣经中找到,它是用来指上帝是整个受造界无所不在的统治者,这个圣经教义。   作为受造界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上帝看顾并供应祂的一切受造物的需要。请注意,“provide”(供应)这个字能在“providence”(护理)这个字中找到。然而,护理不仅是指上帝供应,也指上帝掌控、引导并为祂自己的目的使用一切。“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凭自己的意旨行事。无人能拦住他手,或问他说,你做什么呢?”(但4:35b)这也是上帝的护理。   护理意味没有事情是偶然发生的。没有所谓的偶然和运气(太10:29,30)。一切都是上帝的作为。甚至恶人的罪行和魔鬼的活动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下(出4:21;撒上2:25;撒下16:10;撒下24:1;王上22:19-22;诗139:1-16;箴16:1, 4, 9;箴21:1;赛10:15;赛45:7;赛63:17;耶10:23;但4:17;摩3:6;太8:31;徒2:23;徒17:28;罗9:28)。然而, 上帝如此伟大,祂不必对人所作的恶行负责。[1] 诚然,上帝的意念非同你我的意念;祂的道路非同你我的道路(赛55:8)。   当圣经提到上帝的护理,圣经最常提到上帝的“手”(诗109:27;彼前5:6)。上帝藉着祂的手供应受造物,赐给它们生命和气息。上帝用手引导一切,使一切都成就祂奇妙的目的。上帝的手就是祂主权的大能。   有时候,当上帝用人来成就祂自己的目的(诗17:13,14),或者当他们成为上帝达成目的的工具(创49:24;诗17:13;赛10:15),人也被称为上帝的手 [2]。更重要的是,即使这些人是上帝所用的工具,他们也无法质问上帝为什么这样对待他们。   这对不敬虔的人来说是多么可怕的,因为无论他们做什么、去哪里,都在上帝的手中;在祂以外,他们无法做任何事。上帝是他们的审判者和处决者。   反之,上帝的护理对信徒来说却是无穷的安慰,因为是天父的手握住他们的手(约10:28,29),天父在永恒中就爱他们,并且主权地、恩慈地眷顾他们。圣经甚至说上帝把他们铭刻在祂的掌上(赛49:16)。   那么,认识到上帝是他们的天父,信徒从护理之工的教义中学习到天父是无所不能的:祂能为他们的救恩成就一切;祂掌控他们一生的情况,包括那些看似对他们不利的事情。病痛、死亡、贫穷、苦难、逼迫都不是偶然临到的,它们都在上帝主权的掌控之下。上帝爱祂自己的百姓,并且把独生爱子赐给了他们,那么,万事肯定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8:28),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1] 译者注:“上帝如此伟大,祂不必对人所作的恶行负责”这样的解释看上去似乎过于牵强。事实上,上帝的主权和人的责任之间的关系,主要在于对“责任”的定义。所谓“责任”,不在于至高无上的上帝预定了什么或做什么(包括上帝在护理之工中所做的一切),因为上帝是公义的,所以祂所行的一切尽都公义,包括当祂惩罚人时,也是公义的——即人受到上帝公正的惩罚。人有“责任”在于上帝所下达的、公义的命令(即诫命)。我们既然不守上帝的诫命,就须向上帝交待,负起这个责任,而不是想方设法脱逃责任,甚至把责任归咎于上帝的旨意。(请参看戈登• 克拉克(Gordon Clark)Determinism and Responsibility;也请参考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3卷23章2点)。   [2] 译者注:原文作者根据英皇钦定本的译法引用这些经文出处,须注意,英皇钦定本《诗篇》17章13,14节与和合本的译法有所不同。“Arise, O LORD, disappoint him,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上帝的护理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创造的一日千年论说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day-age-theory/?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day-age-theory Mon, 15 Jun 2015 08:01:37 +0000 http://gdsmedia.org/?p=2139 Day-Age Theory(一日千年论说)有时也被称为Period Theory,因为《创世记》第一章的“日”其实是漫长的年代或时代。这是企图调和圣经和进化论的其中一种方法。我们讨论来说明这些企图都可以轻易地被反驳。我们也要证明乃是通过仔细研究圣经,才能反驳这些看法。以经解经乃是最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如果有人研究圣经中所使用的“日”字,就会很快发觉两件事:“日”在圣经中确实可以用来指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彼后3:8-10),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再深一层的研究就会显示“日”和序数(一,二,三等等)一起使用的时候,从不用来指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圣经中,“日”和序数一起使用的时候,一定指普通24小时的一天。因此,在《创世记》第一章,“日”既然和序数一起被使用,那么,“日”就必定指普通的一天。如此一来,我们以经解经。   上帝本身奠定了“日”指普通的一天的事实。首先,上帝在《创世记》第一章说:“有晚上,有早晨”;后来上帝又在《出埃及记》20章11节将创世的日子立定为我们如何使用一周的永久典范。上帝说《创世记》第一章的日子与我们工作的日子相同。再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晚上,早晨”一起使用,在圣经中只有一个意思:一天,即我们每日生活所经历的24小时。这样,我们再次以经解经。   这对每个学习圣经的人来说是个警戒:即我们必须到圣经面前聆听圣经怎么说,不可把自己对圣经的解释强加在上帝的话语之上。我们的责任不是随私意解经,而是研究圣经,仔细比较,以经解经,然后要相信并且顺服圣经的教导。   有神进化论就是不肯听从圣经的话,不仅《创世记》第一章到第三章,还有其他解释、阐明这三章的经文。有神进化论就是不肯听从圣灵所说的话,圣灵作为《创世记》第一章到第三章的作者,作为这几章和所有经文至高无上的解释者。   这不仅是创造论和进化论之间的问题,更关系到圣经的默示、权威和充分性。这一直是如此,也是为什么任何想要结合进化论和圣经的企图,总导致圣经真理的流失,屈从于所谓的科学事实以及不信上帝的进化论主义的原因。   曾经有人这么说:“如果我得在‘上帝说约拿被大鱼吞了’和‘一位科学家说鱼不可能吞人’之间做出选择,我会选择前者。”上帝是真实的,人都是虚谎的,所以上帝所说关于创造的事绝对错不了。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创造的一日千年论说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有神进化论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istic-evolution/?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istic-evolution Fri, 15 May 2015 08:15:32 +0000 http://gdsmedia.org/?p=2121 从达尔文开始,就有许多被误导的基督徒企图在进化论和圣经之间找到妥协,使两者能够调和。这些妥协被称为“有神进化论”或“神导进化论”(Theistic Evolution)。以下是一些有神进化论的例子: “时沟说”(The Gap Theory)在《创世记》1章1节和1章2节之间插入所谓的“时沟”,即进化论与其发展过程所需的几亿年。这么一来,进化论的“证据”就是被毁灭的第一个世界。然而,圣经没有一处提到这么一个世界。 “一日千年论说”(Day-Age Theory/Period Theory)主张《创世记》第一章和第二章之间的六日其实是六个漫长的年代。但这个说法可以轻易的用《出埃及记》20章8-11节来反驳,这段经文清楚说明《创世记》第一章的日子和我们的一天24个小时是一样的。 “神话论说”(The Myth Theory)主张《创世记》第一章至第三章不是历史,而是诗歌、神话之类的教导模式,来教导真理,其中的内容并不是真实的。这个说法的问题在于:主耶稣和祂的门徒都接受《创世记》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叙述为真实的(太19:4;罗5:12;林前15:45-47)。 圣经明晰地见证了上帝在六个一般的日子内创造天地万物,以及《创世记》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历史性,因此以上的论说都无法成立。 上帝亲自在《出埃及记》20章8至11节提到在六个一般的日子内创造天地万物,这六日就像我们平常工作的日子一样。主耶稣和保罗都相信亚当是真实的历史性人物,是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不是进化论的产品(太19:4-6;林前15:45)。彼得相信创造论(彼后3:5),约翰也相信(约壹3:12)。 难道我们敢说上帝赐律法的时候不知道祂自己在说些什么,主耶稣用亚当和夏娃为婚姻的模范是在胡说八道,保罗称亚当为“首先的人”是在撒谎吗? 因此,说相信世界是怎样开始都无所谓,其实是个谎言。相信进化论不会影响到我们其他方面的信仰(尤其是信基督为救主)的这种想法,也是个谎言。因为这大大关系主耶稣基督和上帝本身的诚实性。 然而,在进化论的辩论的核心,所关乎的不仅是上帝的诚实,和圣经的人类笔者的诚实,也关乎圣经本身的教义。圣经到处都见证了《创世记》第一章到第十一章的历史真实性。要么圣经是真实的,人都是虚谎的;要么人提出理论的时候是说真话,圣经却虚谎骗人。你认为哪个最有可能呢?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有神进化论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进化论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evolution/?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evolution Wed, 15 Apr 2015 03:18:21 +0000 http://gdsmedia.org/?p=2107 常有人表示进化论、达尔文主义之类的主义是具科学性的,因此当这类主义和圣经创世的叙述抵触时,后者必须屈从。人说进化论是事实,创造的叙述只不过是宗教信仰,但这是个谎言。 进化论的基本原则其实一点都不科学,也只不过是信仰而以。其实进化论就是个宗教就如相信圣经与圣经所教导的、关于世界的起源一样。的确,进化论只不过是个想要摆脱上帝来解释这个世界的宗教,这个宗教想要把造物之主和护理之主的上帝排除于祂自己的世界。 因此,进化论其实是无神主义——一种否认上帝、否认上帝在受造界的地位的宗教。这是不信之人企图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解释一切的尝试。因此,圣经和假科学(即进化论的教导)之间根本不能妥协(提前6:20)。 其中一种这类进化论的“事实”就是均变说的原理(就是万物都以固定不变的自然原理继续进行),均变说根本不是事实也无法以科学验证。如果均变说不是事实,那么进化论也不是,科学家也没有任何证明进化论是真实的方法。只有一位,如上帝一样,从起初活到现在的,才能证明这些“自然规律”没有改变到。 圣经表明均变说的原理是错误的。均变说表明万物从起初至今,都以相同的演变原理继续进行着。均变说表明放射性衰变、沉淀物沉积、化石的形成、腐蚀以及这类事物都一直按照固定的自然规律进行。圣经在《彼得后书》3章3至7节明确表明并非如此。圣灵预见这类不信理论的发展,在这段经文中写到万物并非仍然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一样。大洪水之前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是一个被洪水毁灭,不再复存的世界。上帝亲自用普世洪水介入,改变了世界的本质;上帝在末了将再次这么做。因此,人的“科学”理论只在洪水之后有用,却无法告诉我们洪水之前的世界的任何事情。 然而,我们不会去尝试证明创造论。圣经六日创世的叙述不在于证据,而在于相信上帝:“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来11:3)。进化论就是不信。信心听从并顺服上帝,不是人。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Translation and posted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进化论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六天内创造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creation-in-six-day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creation-in-six-days Mon, 16 Mar 2015 03:39:12 +0000 http://gdsmedia.org/?p=2098 今天,大多数的人都不相信《创世记》1至3章所叙述的创世叙述是真实的。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令人惊讶的是,有些基督徒觉得无论你相信《创世记》1至3章还是进化论,都无所谓。但我们相信接受圣经对创世的叙述为真确的历史事迹乃至关重要的,因为圣经表明了其原因。 首先,如果你否认《创世记》1至3章为真实的,那么你就否认圣经从头到尾都是上帝所默示的、真确的话语。你否认《提摩太后书》3章16节:“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 不仅如此,你也否认了圣经的其他经文,从而使上帝和主耶稣基督都成了撒谎者。思考这一点:在律法的第四条诫命中,上帝说:“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出20:9-11)。难道上帝不知道祂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如果你相信人是“进化”而来的,那么思考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9章4,5节的话:“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创1:27;创2:24)你们没有念过吗?”主耶稣显然相信《创世记》第一和二章是真实的叙述。难道我们就不该相信这些叙述吗? 如果你相信人是进化而来的,也从来没有亚当这个人,你也不可能相信关于人堕落以及原罪的经文,例如《罗马书》5章。《罗马书》5章表明第一个人类亚当是个真实的人,他堕落,并且藉着他的堕落,罪恶和死亡临到整个人类。否认《创世记》1至3章的真理就是否认曾经有过亚当这个人,我们就无法解释关于罪恶和死亡了。更糟糕的事,如果我们不相信第一个人亚当是真实的,我们又怎会相信基督是“末后的亚当”(林前15:45),并且要藉着祂得救呢? 否认《创世记》对创世的叙述却依然相信基督为救主是不可能的,因为基督不仅是末后的亚当,创世和堕落的叙述更是我们需要祂的原因。没有第一个人亚当,就等于没有落入罪中,没有从亚当而来的原罪,以及没有基督的必要。基督肯定不是纯粹为了校正人类进化过程中出了差错的东西而降世受死吧! 创造论和进化论之间的不同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说有基督徒可能被误导或接受了错误的教导,但这是关乎相信以致得救的事。那么,我们就要确保自己相信创造论,相信造物主,相信教导创造论的上帝之话语,相信基督——祂既是造物主(约1:3),也是上帝子民的救主。上帝的子民藉着上帝的恩典,通过创世的叙述,认识到自身急迫的需要。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Translation and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六天内创造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魔鬼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devil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devils Sat, 14 Feb 2015 08:36:57 +0000 http://gdsmedia.org/?p=2086 我们无法从圣经中找到关于魔鬼的许多答案,就如我们无法从圣经中寻获关于天使的许多答案一样,因为我们所必须知道的,圣经已经给与了。 我们知道魔鬼乃是堕落的天使;在圣经多处,撒但与其妖魔仍被称为天使[1](犹6;启12:7-9)。《彼得后书》2章4节和《犹大书》6节都提到牠们因为犯了罪就“不守本位”,清楚说明牠们的堕落。《以赛亚书》14章4至23节更暗示撒但所犯的罪就是骄傲和悖逆上帝。 《以赛亚书》的这段经文是对巴比伦王所作的预言,但也通常用来指撒但,因为牠才是巴比伦王背后的那股势力,况且《以赛亚书》14章中大多数的预言,比起巴比伦王,更显然适用在撒但身上。如果对这段经文的这个解释是正确的,那么,《以赛亚书》14章也给了我们撒但堕落前的名字:“明亮之星,早晨之子” 。 我们知道撒但在人堕落之前就堕落了,因为撒但是人堕落的主要工具(约8:44)。《启示录》12章4节(一般理解为撒旦与其天使的堕落)暗示许多天使与牠一同堕落。然而,我们很难断定这节经文教导说三分之一的天使与撒但一同堕落,因为《启示录》中的数字大多都具象征性。 我们也知道魔鬼也有大能力。撒但本身就被称为这个世界的王和神(约12:31;林后4:4)。牠的能力之大使得我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抵挡牠(弗6:11及其后。)在《彼得前书》5章8节,他被比喻成一只走来走去寻找可吞吃之人的吼叫狮子。 撒但的能力特别在于撒谎、诡诈、试探(约8:44;启13:14;太4:1及其后)。通过这些方法,牠将这个世界的儿女(林后4:4)捆绑起来 , 牠也是信徒和教会的大仇敌。牠的名字就说明了牠的能力。“撒但 ”就是“仇敌”、“控告者”的意思,“魔鬼”就是“诽谤者”的意思。因为牠撒谎诽谤,所以也被称为“亚玻伦”(启9:11)也就是“毁灭者”的意思。牠藉着谎言谋杀了我们的始祖(约8:44),至今还继续谋杀人。 基督徒要明白,撒但虽然有能力,但我们能够也必须藉着恩典抵挡牠,牠就会逃避我们,这是很重要的。《雅各书》4章7节告诉我们这一点,主耶稣的试探也教导我们如何抵挡撒但的许多功课:我们要藉认识并承认上帝的话语,藉着祷告,藉着禁食(看第8节)这么做。 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撒但有大能力,但牠也在上帝主权的管理和掌控之下(太12:29;启20:2),并且会和其他一切作恶者一同被丢进地狱永远的火湖之中(启20:10)。因此,就如路德在其诗“上帝是我坚固保障”中写道:“幽暗之君虽猛,我们也不心惊。” 上帝赐给我们这些对魔鬼的认识,使我们因披上上帝的盔甲,能够站立得稳,抵挡魔鬼一切的火箭。让我们这样做,不要颤抖。 [1]和合译本有些地方译作“使者”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魔鬼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人与其世界 — 天使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angel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angels Fri, 16 Jan 2015 10:16:59 +0000 http://gdsmedia.org/?p=2061 圣经提到天使的次数比提到天堂的次数还少。这不是圣经的错,因为我们得救所必需的都已经赐给了,唯有那满足我们好奇心之事,圣经没有告诉我们。因此,论到天使,我们要避免猜测,要为学习到天使在我们的生活和救恩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满足。   我们知道天使是灵,天堂是他们的家,并从圣经中知道其中两个天使的名字:加百列和米迦勒。我们也认识到有不同的天使,例如:天使长、基路伯、撒拉弗;甚至不同级别的天使,“天使长”这一语就意味了这一点(参看:西1:16)。圣经也提到不同的天使有不同的职务,例如:米迦勒是大君、首领和战士(但12:1;犹9;启12:7);加百列总是以使者的身份出现(路1:19,26);撒拉弗是在上帝面前敬拜的天使(赛6:1-4);基路伯则是上帝荣耀和尊荣的守护者(创3:24;出25:18-22;结10:1-20)。   圣经也告诉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天使。《希伯来书》12章22节就提到千万天使的盛会。有些天使随撒但一起堕落(启12:4)。这些天使的堕落和人的堕落一样,是按照上帝拣选与被弃的预旨。因此,我们不仅读到关于蒙拣选的天使(提前5:21),也读到那些被永恒的锁链拘留在幽暗里直到审判日的天使(犹6)。《希伯来书》12章22节教导我们,蒙拣选的天使在新天新地的荣耀里也有份;堕落的天使和恶人则将被打入地狱(犹6;启20:10)。   我们仅仅知道关于天使的这么一点,但我们所知道的,是令人得安慰的,因为圣经对天使的陈述可以用《希伯来书》1章14节的话来总结:“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这是多么奇妙的真理啊!   因此,天使的主要职责就是作为上帝的仆人,帮助上帝的子民,守护他们的救恩(但10:13,14;但12:1;启12:7-10)。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救赎的重大场合,天使都在场:基督的诞生(路2:9-14),基督在旷野被试探(太4:11),基督在客西马尼园挣扎(路22:43),基督复活(路24:4-7),以及基督升天(徒1:10,11)。基督再来接自己的子民的时候,天使也将在场(帖后1:7)。   《彼得前书》1章12 节就描述天使们对我们的救恩和最终的荣耀非常感兴趣。圣经在此处说对于先知预言有关基督的苦难和此后的荣耀的这些事,天使也渴望详细察看。天使这样关心我们的救恩,是多么美好的见证啊!这样,相信有关天使的事是多么令人得安慰!   我们不必像以利沙的仆人那样,需要上帝开启我们的双眼才能看见这些服侍的灵以及他们的火车火马围绕着我们(王后6:17)。虽然我们看不见他们,但我们知道他们在场,因为上帝在祂的话语中告诉了我们。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

The post 论人与其世界 — 天使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有智慧的预旨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_wise_decre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_wise_decree Thu, 16 Oct 2014 06:24:37 +0000 http://gdsmedia.org/?p=2035 圣经明确教导上帝是有智慧的,但这个真理常常被上帝的子民遗忘,尤其当他们受苦、不顺利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看见上帝的智慧,但我们还是必须在这样的时候、在没有看见的情况下相信。 上帝凭智慧预定了一切,这也就是万事互相效力的原因。一切所发生的事不是偶然、不受其他事物支配地发生,一切所发生的事就像一台运转顺利的机器的零件一样,组合在一起运转。   它们会如此顺利运转,乃是因为上帝的智慧。上帝知道怎样按着祂自己的目的,使一切完全协调地运行。   这必须如此,因为万事都必须使上帝得荣耀和尊荣,这就是上帝最终的目的。   这个目的也包括了我们的救恩,因为没有多少事能像上帝在拯救祂自己的子民所显明的恩典,更使上帝得荣耀和尊荣。所以,上帝的智慧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   这就是我们在患难和困苦中所要相信的。我们不仅要相信万事都有目的(虽然我们常常无法洞悉),也要相信这个目的是有智慧和良善的。   如果我们相信这个真理,就不会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感到害怕、不安或沮丧。我们的上帝是有智慧的,祂比我们更加认识到什么对我们最有益,以及我们的救恩需要什么。诚然,如果我们藉着信心认识到上帝的智慧,我们最后会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包括患难)感恩。我们会发觉看似干旱如沙漠的山谷——流泪谷,事实上是一个到处都是活水和恩典之池的泉源之地。(诗84:6)   就如一首《诗篇》131篇的诗律说道,认识上帝的智慧教我们得平安:   我的心不骄傲,我的眼不自高;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妄行。 我心平静安稳,依靠主像孩子;如同刚断奶的婴孩,饱足躺母胸怀。 你们是主子民,当专一仰望祂;从今时一直到永远,祂智慧引导你。[1] [1]《诗歌颂扬》,372页,131#1诗篇131篇(《诗歌颂扬》版权为马丁先生所有)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有智慧的预旨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无条件的预旨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_unconditional_decree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_unconditional_decrees Mon, 15 Sep 2014 12:26:23 +0000 http://gdsmedia.org/?p=2017 当我们提到上帝的预旨,特别是预定论,明白上帝的预旨——包括拣选和被弃在内,都是无条件是至关重要的。的确,加尔文五要点的第二点被称为“无条件的拣选”。   这表示什么呢?   这表示上帝定预旨的时候并不取决于任何受造之物:上帝的旨意是至高无上的,不是人的旨意。就如我们之前所看见的,上帝的预旨就是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就是上帝对于一切的决定。上帝的预旨是无条件的,这表明上帝的决定优先于人和天使所有的决定,上帝不会跟随人的决定。   上帝的预旨是无条件的,表示尤其在上帝所预定的一切事上,上帝不必等候人的决定,因为人没有能力也不能介入。简单的说,人的决定不是上帝做出某决定的原因,反之,上帝的决定才是人做出某决定的原因。若非如此,那么人才是至高无上的,不是上帝,人的旨意才是至上的,不是上帝的旨意。   那些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否认上帝无条件的预旨。他们坚持在救恩方面,人的决定才是关键,不是上帝的。他们说:上帝什么都不能做也不会做,直到人做出决定接受还是拒绝基督和福音。这是公然否认上帝的主权,也无法与上帝主权之教义相符。他们的说法使上帝——永活的上帝依赖祂的受造物。   那样的话,拣选就成了上帝在今世对人所做出的决定的反应。这个错误的教导说上帝拣选那些先选择祂的人,祂爱那些爱祂的人。这不仅与圣经的教导矛盾(圣经教导说:我们爱祂,因为祂先爱我们),也否认拣选是永恒、无条件的,更否认拣选人的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根据这样的教导,上帝和异教的神祗没什么两样,这些异教的神祗就如同制造它们的人一样,只能对人与其行为作出反应。   其他人明白拣选是永恒的,就把焦点放在上帝的预知上,说上帝展望未来,预知并预见谁会相信,然后为了他们将会做的事,拣选他们。这样的拣选也是上帝依赖人,和算命者没什么不同。   圣经表明上帝的预旨是无条件的,《罗马书》9章15,16节表明上帝要怜悯谁就怜悯谁,不是怜悯那些肯接受上帝怜悯的人,因此救恩“不在乎那定意[选择]的,也不在乎那奔跑[工作]的,只在乎发怜悯的上帝。”《以弗所书》1章5节教导说,上帝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拣选人,换句话说,是上帝拣选了他们,不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上帝。   上帝的预旨是主权、无条件的,不依赖我们软弱、善变的意愿,我们应该为此感恩!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无条件的预旨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有效的预旨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efficacious-decree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efficacious-decrees Sat, 16 Aug 2014 09:28:03 +0000 http://gdsmedia.org/?p=2007 我们要明白,上帝的预旨不是写在纸上、藏在天堂某个角落的计划案;上帝的预旨乃是上帝活泼、权能的旨意。上帝的预旨不是祂偶尔察看下一步计划做什么的东西,而是上帝自己不能改变的内心之思想,这也是所发生的一切的源头和原因。   当上帝定意某件事(祂也预定了一切),那么祂所定之事必然发生,也绝对发生,因为上帝定意这么做。圣经对于这一点非常明确,在《以赛亚书》4章9至10节,上帝说:“因为我是上帝,并无别神;我是上帝,再没有能比我的。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在《诗篇》73篇23至28节,亚萨说上帝以祂的训言(即计划)引导他,不是因为亚萨事先知道上帝的旨意的内容,然后跟从,而是因为上帝的计划决定了亚萨的一生以及其一生的所有情况。   《使徒行传》2章23节提到基督之死,也是同样在强调这个真理。这节经文说基督是“按着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到祂敌人的邪恶之手中。上述真理适用于基督之死,也适用于我们从上帝那里得着基业,因为我们得着“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弗1:11)。   因此,没有人可以破坏或改变上帝的旨意。有些人认为他们能够改变上帝的旨意:他们有的认为通过祷告,无论是常常祷告还是多人一起祷告,就可以改变上帝的心意和旨意;其他人则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可笑的宗教把戏,左右上帝;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上帝的旨意是全能、不变的。   圣经也清楚地表明这一点。在《但以理书》4章35节中,不敬虔的尼布甲尼撒王被迫承认没有人能够对上帝说:“你做什么呢?”《罗马书》9章19,20节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够抵挡上帝的旨意。   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甚至在能思考、有意志的人和天使的行动上也是如此。《箴言》16章9节告诉我们,虽然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但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言》16章1节也说人心中的谋算和舌头的应对都在于耶和华;甚至王的心也在耶和华手中,祂随祂自己的目的转移(箴21:1)。   上帝的预旨全能、不变,对相信之人是极大的安慰。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救恩坚定不移的主要原因。他们的意志可能会改变,头脑会衰败,但上帝的旨意和心意绝对不会改变。这就是他们相信万事都互相效力,叫他们得益处(罗8:28)的理由。上帝主权、不变地预定了一切,也预定了他们的救恩,祂必定不会因天使、掌权的、有能的、现在的事、将来的事、生命、死亡、还是别的受造之物(罗8:38,39)而遭到挫败或失败。   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祂是多么伟大的上帝和救主啊!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有效的预旨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上帝全面的预旨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all-comprehensive-decree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all-comprehensive-decrees Wed, 16 Jul 2014 02:32:42 +0000 http://gdsmedia.org/?p=1995 圣经常常提到上帝的预旨,这是上帝在受造界、历史和救恩中,主权、永恒地预定一切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 但这些预旨预定了一切吗? 圣经明确教导上帝预定一切——上帝预定了以下的事物: 大地与其根基(箴8:29) 海洋与其界限(伯38:8-11) 雨水(伯28:26) 太阳,星星,月亮(诗148:3-6) 时间以及历史纪元(赛46:9,10) 国家的地理和民族疆界(徒17:26) 我们的出生和个性(诗139:15,16) 我们的生活方式(耶10:23),甚至我们的思想和言语(箴16:1) 人(以及不敬虔之人)的权利和权威(出9:16) 人的恶行(彼前2:8),包括将基督钉十字架之人的恶行(徒4:24-28) 敌基督的国度来临(启17:17) 恶人永远受刑罚(太26:24,25;罗9:22) 末后的事(赛46:10) 基督的诞生(诗2:7,8),一生(路22:22),和死亡(启13:8) 救恩的所有部分,包括蒙召(罗8:28),相信之人的信心(徒13:48),称义(罗8:30),得儿子的名分(弗1:5),圣洁和善行(弗1:3,4;弗2:10),以及在荣耀里的基业(弗1:11) 天上,地上,地狱里的一切(诗135:6-12)  信徒要相信这一切并不难。不管其他人有什么样的看法,对信徒来说,不是恶人也不是魔鬼,而是上帝掌控着一切。 这表明没有任何事是偶然发生的,尤其是在上帝的子民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他们的天父所预定的。也正因为是天父预定了一切,所以万事都必定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不认识上帝主权地预定一切,乃是“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路21:26)的原因。他们既没有上帝——主权地预定一切的上帝,就没有盼望(弗2:12)。  让我们在世人面前承认:“我们的上帝在天上,都随自己的意旨行事。”(诗115:3)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上帝全面的预旨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被撇弃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reprobation/?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reprobation Tue, 15 Apr 2014 17:26:05 +0000 http://gdsmedia.org/?p=1942 所有的加尔文主义者都相信上帝施恩挑选某些人得救——即拣选;有些也相信上帝在永恒中排斥其他人——即被撇弃,但在这些论述中又有不同的强调:有些人用比较强烈的措辞,说上帝预定某些人遭毁灭;其他人则喜欢用比较消极的措辞,说上帝只是“撇弃他们”或“预定一些人留在他们自己的罪中”。无论如何,这都是指被撇弃。   蒙拣选和被撇弃一同被称为“双重预定论”。改革宗信条明确教导双重预定论:《多特准则》(原来的加尔文五要点)教导这个教义[1],《威斯敏斯德信条》也教导这个教义[2];然而,圣经有这么教导吗?我们来看看一下的经文:   《罗马书》9章10至13 节说,雅各和以扫出生之前,上帝已经显明对其中一人的憎恨。《罗马书》9章21,22节称某些人被“作成卑贱的器皿”和“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 。《彼得前书》2章6至8节说有些人因不顺从而绊跌也是预定的。《犹大书》4节说某些人被定受刑罚。《犹大书》6节更教导我们关于堕落天使(魔鬼)被撇弃。   请注意,圣经在这些经文中的措辞也是强烈的,甚至支持上帝预定某些人遭毁灭这个教义,而不是仅仅在永恒中撇弃他们,留他们在自己的罪中。但无论如何,圣经明确教导上帝预定某些人灭亡。   提到被撇弃这个教义,我们要强调两件事:第一,这并不使上帝成为罪恶的创始者,也不免除恶人要为所犯之罪负责;第二,上帝撇弃某些人也是有其目的的。   蒙拣选和被撇弃的主要分别在于:由于上帝在永恒中主权地拣选祂的子民,并预定他们救恩所需的一切,因此所有的功劳以及选民得救的一切荣耀都归上帝。尽管上帝也同样主权地撇弃其他人,但所有的败坏都不归上帝。在这一方面,蒙拣选和被撇弃是不相等的:上帝通过拣选是救恩的创始者,却不因为撇弃成为罪恶的创始者。   《罗马书》9章17至20节更表明那些指责上帝找罪人的岔子的人,是在向上帝顶嘴。这么一来,恶人完全得为自己的罪孽负责;我们可以从《使徒行传》2章23节清楚看见这一点,这节经文不仅告诉我们基督被定十字架是上帝预定的,也告诉我们是藉着“无法之人的手”。   但这一切并不表示上帝任意撇弃某些人;上帝不是没有理由、在永恒中撇弃这些人的。《罗马书》9章22,23节给了我们两个理由:上帝要显明祂的忿怒和彰显祂的权能,以及要将祂那荣耀的丰盛显明在那蒙怜悯的器皿上。上帝撇弃某些人为要成就祂对自己的子民施怜悯的目的,这从基督被钉十字架清楚可见(徒4:24-28)。   虽然被撇弃的教义是非常难以被人接受的,但我们相信一定要教授这个教义,使人在上帝的忿怒和权能面前颤抖,对上帝伟大的怜悯生敬畏(赛43:4)。哦,愿许多人今天就颤抖、生敬畏! [1]《多特准则》第一项教义,15-18条。TULIP这个缩写字总结了加尔文五要点:Total depravity(全然的败坏), unconditional election(无条件的拣选), limited atonement(限定的救赎), irresistible grace(不可抗拒的恩典),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圣徒的坚忍) [2]《威斯敏斯德信条》3章7条 —————————– Extracted and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被撇弃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无条件的拣选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unconditional-election/?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unconditional-election Sat, 15 Mar 2014 05:54:30 +0000 http://gdsmedia.org/?p=1920 我们之前论述关于预定论,现在我们要来讨论关于合乎圣经的奇妙教义——拣选。拣选是令人惊叹的预定论教义奇妙的一面。   无可否认,圣经教导关于拣选,因为圣经常常提到这个教义。所以,问题不在于是否有这个教义,而是这个教导到底意味什么,它又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我们相信拣选就是上帝主权地挑选某些人蒙拯救、得永生;我们也相信上帝在永恒中这么做。上帝并不是现在为了回应人所做的事才挑选某些人,而是“从创立世界以前”(罗9:10-13;弗1:3-6)就挑选了某些人。   若要这个拣选的教义不被人憎恨和否认,我们就要明白拣选不仅是上帝所做出的选择,更是上帝永恒不变的爱之显明。因为圣经不仅告诉我们上帝拣选了某些人,也告诉我们为什么上帝拣选他们。圣经这么做,仿佛给了我们一个窥探上帝内心的机会——上帝拣选某些人,纯粹因为祂爱他们。   上帝的这份爱是永恒的——祂永远爱着祂的子民。   上帝的这份爱是无条件的,不是回应人所做的事。不是因为他们先爱上帝,上帝才爱他们;上帝先爱他们,祂从永远就爱着他们了(约壹4:19)。   上帝的这份爱是主权和权能的。上帝的爱绝对不会无法实现,反倒藉着耶稣基督之死,为所有基督代死之人赢得了完全的救恩。   我们相信圣经中使用的词“先见/预知”(Foreknowledge)就是指上帝的这份爱。这个词不仅指有先见之明,更指上帝在创世之前的爱。“先见/预知”(Foreknowledge)其中 “见/知”(know) 的部分,在圣经别处是用来形容亲密的爱,如同丈夫对妻子和妻子对丈夫的爱(创4:1,25) [1]。   这就是上帝“预知”(foreknow)祂自己的子民的方法(创18:19)。上帝不仅认识他们是谁,更藉着耶稣基督,从永远就深深地、温柔地、亲密地爱着他们。   这是多么令人感恩的理由!耶稣在十字架上为失丧的罪人所作的一切,显明上帝的爱是多么奇妙的啊!当我们记得上帝永恒、不变、无条件地爱着祂自己的子民,更觉得上帝的爱是多么的令人惊异的!这的确是超越人所能理解的爱,其长、阔、高、深是人所无法测度的(弗3:17-19)。   [1]译者注:参考《创世记》4章1节:“那人和他的妻子夏娃同房”,“同房”希伯来文是ידע(yada),直译作 know (认识);比较《约翰福音》17章3节。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无条件的拣选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三位一体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trinity/?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trinity Wed, 15 Jan 2014 08:15:05 +0000 http://gdsmedia.org/?p=1886 三位一体这个圣经教义是最重要的,却也是所有圣经教义中最被忽视的。虽然大多数信徒明白这个教义把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和派别区分开来,他们却不明白这个教义的价值。他们认为这个教义和他们的生活和确信没有什么关联。 我们尤其想要说明:三位一体这个教义对信徒有着多么大的价值,因为认识父、子、圣灵就是认识上帝,而认识上帝就是永生(约17:3)。 在我们谈到这个教义如何有价值之前,我们得先确认自己清楚明白这个教义。首先,相信三位一体并不表示相信三神论——即相信有三个神。象“耶和华见证人”等异端以及伊斯兰教等假宗教都说基督徒相信三个上帝,但他们都错了。我们相信主我们的上帝乃是独一的主(申6:4),而“三位一体”这个词就强调了这一点,三位一体的意思是“三而合一”[Tri-unity]。 我们根据圣经的教导,相信上帝有三个位格:父、子、圣灵,而这三位乃是真的位格——祂们是个别、独立的位格,有着不同的名字(父、子、圣灵),而这些名字就反映了祂们各自的特性。 有许多自称相信三位一体的人,实际上否认父、子、圣灵是真正的位格。例如:有些人说圣灵并不是一个位格,而只不过是一股力量,一股可以随意令人摆布和使用的力量;其他人则教导一种听起来好像合乎圣经的“独一”教义,但事实上却否认了三位一体。这个假教义教导说:父、子、圣灵只不过是上帝显明自己的不同职分、名字、方法,而这个教导在新约教会的早期就被谴责,后来被称为“神格唯一论”(monarchianism)或“撒伯流主义”(Sabellianism)。 反之,圣经教导说父、子、圣灵都有着真正位格的特性,也强调祂们乃是一位上帝,而不只是上帝的名字、大能或工作。假如祂们不是真正的位格,那么,我们相信关于主耶稣基督的一切都是毫无价值的,因为没有三位一体中的位格降世,取了像我们罪人一样的肉身,代替我们,承担我们的罪,为我们而死,买赎我们,并在天父面前做我们的代表;那样的话,我们也没有圣灵这个位格住在我们心里,使我们与上帝有亲密的个人关系。因此,我们要用《诗篇》48篇14节的话来承认三位一体的上帝,“因为这上帝永永远远为我们的上帝;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Translation and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三位一体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纯一性”/完美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simplicity/?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simplicity Mon, 16 Dec 2013 09:33:50 +0000 http://gdsmedia.org/?p=1853 你有时会在神学书中读到上帝一种称为“纯一性”(simplicity)的属性。这个词使人困惑,而既然我们也不能在圣经中找到它,或许换个词——用“完美性”来形容会比较贴切。无论如何,所谓上帝的纯一性乃是上帝独一性的一部分,即上帝所有的属性和工作都是一致的。上帝无数的属性/工作之间没有不合,没有抵触,没有矛盾,它们全然一致,因为上帝是完美的,祂没有任何弱点和缺点。 那些提到上帝是爱、是真理、是光(约壹1:5;约壹4:8;约壹5:6*)的经文,尤其教导了上帝的完美性。上帝是光意味在祂里面完全没有黑暗;上帝是爱意味在祂里面不可能有任何东西使祂损害这爱。这也表示说,上帝的属性并不是分开的特性。上帝的属性犹如钻石的各雕琢面一样,是不能被分开的;各雕琢面虽散发各自的璀璨光芒,却只是一颗钻石,把这些雕琢面分开就等于毁掉钻石。 论上帝的慈爱。那不仅是上帝怜悯我们被罪捆绑的痛苦,也是祂拯救我们脱离这痛苦的大能。那不仅是上帝想帮助我们的渴望,也是祂所给与的实质帮助。上帝的慈爱和大能是全然合一的,它们永远不分开,永远没有抵触。 再论上帝的爱。上帝的完美性(纯一性)就意味祂的爱是不能和祂的公义、祂的永恒性、祂的无所不能等其他属性分开的。 上帝的爱永远是公义的,也永远只能以完全公义的方式显明。换句话说,上帝若爱任何人,祂就必差遣基督为那个人死,来满足上帝本身公义的要求。 上帝的爱永远是永恒的。没有所谓上帝只在今世(而不是从永远到永远)所爱的人。上帝所爱之人都是祂一直都爱着的,也会永远爱着。上帝全能的爱也是这样。上帝全能的爱绝不是一种空洞的情感,而是使我们成为祂爱的合宜对象之大能。 上帝的完美性就是我们相信上帝不爱所有人或施恩给所有人的其中一个原因。那样相信就等于说上帝的爱/恩典可与祂的大能分开,也等于说上帝的爱/恩典可与祂的公义和圣洁抵触,因为上帝向那些没有(也永远不会)在基督里成为公义圣洁的人施爱。 信徒能认识关于上帝的完美性的真理,这是多么有福气啊!认识这一点就是认识到上帝的慈爱永远不会徒然,祂的恩典永远不会得不到回应,祂的爱永远不会白费。   *译者注:钦定本约壹5:6 = 和合本约壹5:7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纯一性”/完美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超然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transcendenc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transcendence Sat, 16 Nov 2013 02:27:27 +0000 http://gdsmedia.org/?p=1840 上帝的另一个属性就是祂的超然性。这个属性如同其他的属性一样,提醒我们:上帝是上帝,唯独祂是上帝。上帝的超然性是指上帝在一切之上,除祂以外,再无别神,也没有任何事物或人可以与祂媲美的。 上帝超越受造界。这是必然的,因为祂是造物主。就如画家比自己的作品更加伟大一样,上帝也比祂自己的作品伟大。因此,上帝的超然性就反驳了泛神论(即把上帝和受造界视为一体)。这个邪恶的思想乃是许多现代思想的根源,尤其是新世纪运动以及一些环保组织——这些人认为受造物就是一切。 上帝也超越时间和空间。上帝是永恒的——就说明了祂超越时间,而上帝无所不在就说明祂超越空间。时间乃是上帝所创造的,时间不能约束上帝。这是我们难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得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状态来描述祂,但事实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祂永远都是那位自有永有的上帝。上帝超越时间。上帝也不被宇宙约束,浩瀚的宇宙以及无数的受造物都是上帝的手之工作;上帝在宇宙之中,并与之在一起,却永远超越宇宙。 上帝也超越我们。为此,我们永远也不能完全参透上帝的工作和道路,因为祂的意念和道路永远高过我们的,所以即使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也必须信靠祂(赛55:8,9)。祂的工作是我们无法深究的,祂的道路何其难寻,祂的荣耀何其难测,祂的属性无法数算,祂的赞美永无止尽,祂的尊荣乃是从永远到永远的。 然而,信徒一点也不因上帝的超然性而感到不安,因为即使上帝是超然的,祂仍然在不远处(耶23:23)。上帝就近祂的子民,藉着他们的信心显明祂自己,让他们看见祂的荣美和良善。上帝的子民热爱祂的超然性,因为这个属性提醒他们:他们从上帝手中得到一切,而这位上帝乃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媲美的、又真又活的上帝。上帝的超然性乃是他们依靠祂、信靠祂,并且把他们的信心和盼望寄托在祂身上的理由。即使当祂降一些不好的事在他们身上,使他们受苦难,他们仍然说:“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73:26)。 唯独上帝有能力,唯独上帝是伟大的,唯独祂超越我们的思想、言语和行为,因此,唯独祂值得我们信靠。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Translation and posted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超然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智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wisdom/?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wisdom Tue, 15 Oct 2013 04:10:56 +0000 http://gdsmedia.org/?p=1823 上帝是至智的,我们相信这一点,却时常忘记这点,因此,我们要提醒自己,关于上帝的智慧,圣经教导了什么。 智慧对我们来说就是要知道怎样行一切事,使上帝得荣耀。大多数人都知道要做什么来使自己得到益处,但他们并不晓得要怎么做才能荣耀上帝。这些人有知识却没有智慧,他们就是那些心里说:“没有上帝”的愚顽人(诗14:1)。 智慧乃是上帝的恩赐,因为只有上帝才能教我们要怎样行事来荣耀祂。上帝的话语就是所有智慧的源头,圣灵就是智慧的导师,而只有在圣灵改变我们的心灵后,我们才能学到东西。 所有向上帝祈求智慧的人,祂应许赐予他们;那些凭信心祈求的人,祂说过不会不赐给他们(雅1:5,6)。那样,愚顽是没有借口的。我们可能因为年纪轻或书念得少,所以缺乏知识,但缺乏智慧却是找不到借口的——缺乏智慧乃因我们不寻求上帝。 我们也没有借口抱怨上帝怎样待我们。上帝不仅在祂的话语中告诉我们祂是至智的,也应允赐智慧给我们,使我们能明白并使用这个知识来荣耀祂,使我们能在苦难中顺服祂,赞美祂的良善,信靠祂的慈爱。 当我们为上帝的荣耀而活,不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就表明了上帝所赐予我们的智慧。我们藉着恩典,表明自己已不是愚顽人,而是有智慧的人——我们洞悉上帝的旨意,在一切所行的事上,寻求上帝得着荣耀。即使当我们看见自己里面缺乏真智慧,且有罪的愚蠢的时候,我们藉着寻求自己所需的智慧之源头——上帝,信靠祂将慷慨赐予,来表明祂已赐给我们智慧。 智慧不仅是一份恩赐,也是上帝的属性。做为上帝的属性,智慧就是上帝对一切事物的知识,以及祂为了自己的荣耀行万事的奇妙能力。上帝不仅是在事物发生时知道一切,然后决定怎样运用它们;而是上帝在永恒中已知道一切,因此在智慧中预定了一切,好叫一切事物都彰显祂的公义与恩典的荣耀。 因为上帝为着自己的荣耀,在智慧中行一切事,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即使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坏事”,也不会使我们与祂的爱分开,反之,万事都是为了我们的益处。上帝在智慧中永远都知道万事要如何才能使祂得荣耀,这也包括我们的苦难。上帝在智慧中赐给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益处和祂的荣耀。上帝的智慧给了我们信靠祂、相信祂是我们的天父的理由。 上帝的这个属性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啊!当我们忘记上帝的智慧时,就会开始质疑上帝待我们的方式。当我们忘记上帝是至智的,就会抱怨,不满上帝怎样待我们,尤其是当上帝严厉地待我们的时候。然而,上帝的智慧确保万事互相效应,使我们得益处,这样,我们就没什么好惧怕,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智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公义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justic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justice Mon, 16 Sep 2013 13:23:03 +0000 http://gdsmedia.org/?p=1811 就如上帝的恩典、怜悯和爱一样,上帝的公义也是一种“可传递的属性”,也就是说上帝将这种属性恩赐给我们,使我们也成为公义的。上帝将自己的属性赐给我们,使我们像祂一样,这是何等奇妙啊!更奇妙的是,祂竟然给我们这些罪人这些恩赐(罗4:5)。 在上帝的恩赐中,没有其他的比祂的公义来得更重要的。当上帝给我们这个恩赐的时候,我们本身完全没有公义,而这样的我们只能被上帝定罪。当上帝赐给我们祂本身的公义时,我们在祂面前就得以称义,成为无罪,也不可能被定罪的。 你知道我们称义乃是因为上帝将自己的公义恩赐给我们吗?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能找到这种公义的恩赐,这是从天而来的,因此就如路德所说的,这是一种外来的公义(罗3:21)。这是上帝藉着亲生爱子的受苦与受死,为我们取得的,并且透过圣灵的工作,藉着信心,赐给我们的(哈2:4;罗1:17;罗3:22-26)。 奇妙的是,这个公义完全是属于上帝的。我们必须强调这一点,因为当今有许多福音派人士都抛弃了改革宗的教义——即我们是完全因上帝的恩典白白称义的。 他们教导说我们是凭信心和行为称义的——这个教义和罗马天主教的教导没什么不同。事实是,上帝不仅赐下祂本身的公义,也藉着祂的爱子赚得并取得这个公义,我们什么都没做(罗3:24)。甚至信心(上帝把公义赐给我们的工具,使上帝的公义成为我们的公义)也不是我们自己的行为,而是上帝的恩赐(弗2:8-10)。称义并不本乎于我们自己的行为,而是上帝本身在永恒中、在基督里、在圣灵里的工作(罗11:6)。 然而,并不是要赐给我们什么上帝才成为公义的。上帝不需要我们来成为公义,祂本身就是公义的(诗11:7;诗116:5;但9:7;约17:25;启16:5)。 那么,上帝是公义的是什么意思呢?公义就是要遵守律法,但上帝要遵守什么律法呢?祂需要符合什么标准呢?答案是:上帝本身就是所有善与恶的标准(诗35:24)。上帝的完美就是标准,是所有受造物必须符合的标准,而上帝的一切言行也与这个标准一致。没有人能指责上帝不公义(罗9:14),上帝的一切言行也无可指摘(诗19:9;罗9:20)。上帝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因为是祂做的。这就是上帝的公义。 事实上,上帝使我们成为公义意指:上帝完全出于奇妙的恩典,使我们符合祂本身完美的标准 ——上帝差派自己的爱子为我们的罪受苦受死,为我们赚得上帝的恩宠。感谢上帝!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公义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慈爱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mercy/?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mercy Thu, 15 Aug 2013 03:13:42 +0000 http://gdsmedia.org/?p=1800 当我们想到上帝的慈爱[mercy*]时,通常都是关系到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需要上帝向我们施慈爱,而我们也尤其从上帝怜悯我们这个角度来思考。当上帝怜悯我们,救我们脱离罪的痛苦和悲惨状况时,祂就是在对我们施慈爱(箴16:6)。 然而,上帝的慈爱不仅仅如此而已。我们绝不可忘记:慈爱乃是上帝的属性,这是祂本质的特性,祂永远都有的。这表示说我们做为祂怜悯的对象,即使我们不存在,上帝依然是有慈爱的;即使上帝不怜悯任何人,祂依然是有慈爱的;因为上帝本身就是有慈爱的(路6:36)。 这也提醒我们,说假如上帝不拯救所有人,祂就不是有怜悯、有爱心、有恩典,善良的上帝,说这种话的人是多么的错误啊。上帝不需要拯救任何人才显得有怜悯,上帝不需要任何受造物来成为有慈爱的上帝(弗2:4)。上帝是独立自主的,祂无需任何东西,因为祂是上帝。 慈爱做为上帝的属性意味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注意几件事。 我们要知道,即使对我们来说,怜悯[mercy]不仅是想要解救一个人,更是想要看见那个人快乐蒙福。对将要灭亡者的同情是次要的,解救他们的渴望也是次要的。这样,我们就能清楚看见,上帝的慈爱首先说明上帝渴望祂自己永远幸福快乐,胜过其他的一切。上帝并没有将要灭亡,也不处在危难中,所以祂永远都不是被怜悯的对象[object of pity];然而,上帝渴望自己永远幸福并得荣耀,这就是慈爱做为上帝本身的属性的意思了(出34:6)。 只有当上帝决定要向我们施慈爱时,祂想赐给我们的福分才包括怜悯[pity]和仁慈[compassion],祂也渴望拯救我们,因为我们是失丧的,处在灭亡中的,是祂真正怜悯的对象(雅5:11)。即使上帝如此向我们施慈爱,祂最终的渴望依然是祂本身和祂的名字得荣耀与幸福。因此,上帝不仅怜悯我们,拯救我们,祂也高举我们,使我们能和祂在一起,并以祂为乐,直到永远。 上帝的慈爱做为祂的属性也是强有力的,而不是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上帝的一种无能为力的仁慈感[feeling of pity],即上帝怜悯所有人却无法或不愿意一一成全。就如上帝的其他属性一样,上帝的慈爱是主权的、全能的、不变的、永恒的,因此,当上帝向一些人施慈爱时,祂绝不会失败(弗2:4,5;多3:5;彼前1:3)。上帝的怜悯[mercy]不是一种空洞、得不到满足的感觉。上帝怜悯的对象绝对不会下地狱,因为这怜悯乃是上帝的慈爱,乃是上帝本身神圣的属性,是全能的,所以我们不相信上帝的慈爱是“普通的”,即上帝怜悯所有人[God is merciful to all]。 然而,对于上帝向我们所施的慈爱,我们所抱以的感谢是言语所不能形容的,尤其是当我们知道那是我们所不配得的,而上帝也并没有向所有人施慈爱。上帝竟然怜悯我们、赐福给我们,这真是叫人难以置信啊!然而,上帝的子民却对这个事实坚信不移。 *译者注:mercy这个词在中文圣经中有时被译作“慈爱”,有时被译作“怜悯”,本文依据文中所需兼用。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慈爱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恩典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grac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grace Sat, 15 Jun 2013 04:55:12 +0000 http://gdsmedia.org/?p=1744 什么是恩典[grace]?我们常提到主权的恩典[sovereign grace]和拯救之恩[saving grace],然而,我们真的明白什么是恩典吗? 显然有些人并不明白。他们讲到“普通恩典”[1],暗示上帝赐所有人恩典。倘若他们真的明白什么是恩典的话,就不会认为恩典有什么普通的了。其他人抱怨说,如果上帝不拯救所有人,给所有人一个机会的话,那么,上帝就不是有恩典的上帝了。如果他们明白什么是恩典,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 其实我们并不如自己以为的那么了解恩典的意思。我们知道恩典实际上是上帝的属性吗?我们明白上帝本身就是有恩典的吗?即使上帝不造我们,甚至不拯救任何人,祂依然是有恩典的上帝[God is gracious]。这样说来,恩典乃是上帝的属性,是祂的完美。即使我们不是祂赐恩的对象,没有领受到祂的恩典,上帝依然是有恩典的。 这就是恩典做为上帝的属性的意思了。恩典不仅是上帝怎样对待我们,也说明上帝是怎样的上帝。上帝若没有恩典,就不再是全能的上帝了。 我们常把恩典解释为“不配得的宠爱[或作:恩宠]”,虽然这个解释一点都不错,却不完全。这个解释只描述上帝的恩典对我们的意义,并强调上帝的拯救之恩是主权的、无偿的——即上帝并没有欠任何人什么。这个解释却没有说明恩典作为上帝的属性意味什么。 就如我们常解释的,恩典确实是上帝的宠爱;因此,当我们说恩典乃是上帝的属性时,我们是指上帝宠爱祂自己。简单的说,上帝最先爱祂自己,并渴望自己得荣耀胜过一切,圣经清楚地教导这一点。 Grace(恩)这个字也有美丽的意思,尤其指一个人言谈举止所散发的内在美,因此我们说有美德的人[persons being gracious],或他们的言行带恩惠[their speech or conduct being gracious](箴11:16;西4:6)。圣经也提到某些人在上帝眼前蒙恩[find grace or favor in the eyes of God](即被视为美丽)(创6:8;路1:30)。 当我们说上帝有恩典时,我们是指:因为上帝极为荣耀,祂比任何事物都美丽,而祂的一切言行都散发祂内在的纯洁之美与荣耀之美,所以祂宠爱祂自己。三位一体的上帝爱祂自己与祂自己的工作胜过一切,并且认为祂自己的工作是无与伦比的美好。这就是恩典做为上帝的属性的意思了。 试想,上帝不需要我们,祂还是有恩典的,这很令人谦卑吧?即使上帝没有拯救任何人,祂本身依然是有恩典的。然而,上帝却施行拯救了,这是何等的奇妙和伟大啊!这是我们永远要称谢的事。   [1]译者注:有些人把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称为“普通恩典”,虽然说这一切都是我们不配得的,然而,恩典这一词在圣经中实际上有救赎的含义,因此,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并不代表上帝施恩给所有人。这样,把上帝的善意之举(Benevolence)或上帝的护理(Providence)称为“普通恩典”实为不妥。再者,更有些人竟延伸“普通恩典”的意思,用来指:1)上帝普遍对所有人都有恩宠的态度;2)上帝对人有恩宠的态度,就藉着圣灵施恩,在不使人重生的情况下,抑制罪恶,使罪恶不至于无阻碍地爆发;3)没有重生的不信之人也能行善,虽不是从救恩而生的善行(saving good),但却是“非救恩的善行”(civil good)。关于驳斥这三点的论述,请参考Grace Uncommon by Barry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恩典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爱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lov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love Wed, 15 May 2013 03:05:19 +0000 http://gdsmedia.org/?p=1713 很可悲的,“上帝的爱”在基督徒圈中有不少的争议。不同的人对上帝是否爱所有人,想要拯救所有人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他们关涉预定论,上帝对一些人永恒的爱,以及上帝显明这爱的伟大启示——基督之死。 我们不在这里讨论诸如《约翰福音》3章16节等经文,也不会讨论经文中“世人”的意思。有兴趣者可参考Homer C. Hoeksema写的小册子“God so loved the world…”[1],或者宾克的著作《上帝的主权》[2]附录中的解释。在这里,我们只想证明所有关于上帝的爱的问题,都能在明白到底什么是上帝的爱之后得到解答。 首先,上帝的爱乃是上帝对祂本身的爱,对祂自己的荣耀的爱,以及对祂自己的圣洁的爱。《约翰壹书》4章16节告诉我们上帝是爱就表明了这一点。上帝本身——父、子、圣灵——乃是一切爱的典范。上帝不需要有我们才能去爱,即使没有我们的存在,上帝还是爱,祂的荣耀不会不完全。从永恒到永恒,祂都是爱,祂本身就是爱,三位一体就是爱。 有时候,圣经称这爱为“the bond of perfectness”(完美境界的联结)(西3:14)[3]。爱不仅是一种情感和感觉,爱联结圣洁的三位一体中的三个完美位格。 因为上帝爱祂自己的荣耀(赛42:8;结39:25),也因为爱是完美境界的联结,上帝只能在耶稣基督里并藉着耶稣基督爱人。这就是为什么上帝拣选一些人,对一些人永恒的爱,都是“在基督里”的,因为唯有在基督里,我们才是完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约翰福音》3章16节中的 “世人”不可能指所有人(请参考《约翰福音》17章9节;《约翰壹书》4章7-9节,以及在后段经文中的词“我们”)。因为上帝不可能和那些在基督以外的人建立完美境界的联结。 《诗篇》5章4节更证明了上帝在基督以外是不可能爱我们的:“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上帝,恶人不能与你同居。”上帝与恶之间不可能有完美境界的联结,因此上帝所爱的人必须是在基督里蒙拣选和救赎的。 反之,上帝恨恶邪恶和作恶的人(诗5:5,6)。这话实在严厉,但我们若说上帝爱罪恶和作恶的人,那就是亵渎上帝。我们若说上帝爱人却不拯救他们脱离罪恶,就等于说圣洁公义的上帝爱罪恶。谁敢这么想啊? 我们也要记住,明白上帝的爱乃是信徒的喜乐所在。因为这说明上帝要拯救祂的子民脱离他们的一切罪恶,使他们完全。上帝的爱就是完美境界的联结。这表示上帝将与他们相通,使他们与祂的神性有份,祂的爱将使他们完全。“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约壹4:16)。这是何等的福分啊!   [1]Homer C. Hoeksema,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e Evangelical Committee, Protestant Reformed Church, 16511 South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爱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无所不在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ominipresenc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ominipresence Mon, 15 Apr 2013 15:14:51 +0000 http://gdsmedia.org/?p=1682 认识上帝就是永生。这也是圣洁的生命与充满罪恶的生命之间的不同;是拥有属灵平安的生命和波涛汹涌不得平静的生命之间的不同(赛57:20,21)。 认识上帝使人得生命,重点在于认识上帝是无所不在的。做为无所不在的上帝,祂超越一切限制和空间:距离、地点对于上帝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祂无所不在,虽然祂充满万物,万物却无法容纳祂。上帝在《耶利米书》23章23,24节说:“我岂为近处的上帝呢?不也为远处的上帝吗?” 耶和华说:“人岂能在隐密处藏身,使我看不见他呢?”耶和华说:“我岂不充满天地吗?” 这个真理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啊!还有什么更大的力量比认识到无论我们去何处,无论我们做什么,上帝都无所不在的真理,更促使我们过圣洁、谦卑和敬畏上帝的生活呢? 许多人认为他们能遮蔽自己的恶行,或许他们在私下、在黑暗中、在隐秘处藏匿这些恶行,不让别人知道,然而,上帝却知道他们做过什么。甚至当他们在做坏事的时候,祂也在场:“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他都鉴察。”(箴15:3) 那么,因为没有证人就以为无人能查出他的罪恶的人是多么地愚蠢!当我们如同以色列在西乃山那样,在上帝眼前犯罪时,我们是何等地愚蠢!上帝永远都在场见证我们的每个行为、言语、思想;祂是无所不在的审判者! 然而,认识到上帝是无所不在的,对那些已悔改相信的人来说是多么令人得安慰。祂特别地与他们同在:祂亲近那些伤心的人,灵里痛悔的人,以及那些真诚求告祂的人(诗34:18;诗145:18)。祂以天父和救主的身份就近他们。祂垂听他们的呼求,看见他们的伤心,就医治并拯救他们。 上帝也在祂子民遭受试炼和试探时就近他们:“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并且他面前的使者拯救他们;他以慈爱和怜悯救赎他们;在古时的日子常保抱他们,怀搋他们。”(赛63:9)即使到了今天也依然如此。 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就近祂的子民。基督是以马内利,即上帝与我们同在,祂是无所不在的上帝拯救人的启示。在基督里,并藉着基督,上帝永远与我们同在,永远作我们的上帝、我们的救主、我们的天父。 你认识到上帝是无所不在的吗?认识上帝是无所不在的,是否使你转离罪恶,并使你的心灵和生命成圣呢?你可有说:“无论我的道路引向何处,‘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诗139:10)?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无所不在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自足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self-sufficiency/?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self-sufficiency Fri, 15 Mar 2013 23:53:30 +0000 http://gdsmedia.org/?p=1655 圣经教导我们上帝是独立自足的上帝,这真是令人谦卑的真理啊!上帝在自己以外无需任何东西。不仅一切都是属于祂的——千山上的牲畜以及一切都是祂的——这一切也没给祂增添什么。假如上帝没有创造任何东西,祂依然是完全的,无比荣耀的。 “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罗马书》11章34-36节所指的就是以上这个意思了。 没有人知道无所不知的上帝在想什么,也因为上帝是无所不知的,没有人能告诉上帝祂不知道的事。上帝在永恒中就已完全知晓一切了,祂并不需要我们告诉祂什么,即使是我们祷告的事项。 没有人能供给上帝什么,即使我们“献上”感谢和赞美来荣耀上帝的时候,我们也并没有增加上帝的荣耀。拯救教会并没有增添上帝的荣耀,那只不过是上帝显明祂本身固有的荣耀。上帝是万有的源头、方向和终结。 “耶和华”这个伟大的名字更特别显明了上帝的自足性,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我是自有永有的”,即祂是万有中的万有。 这个真理对我们的救恩尤其重要。许多人认为上帝没了我们就不能是有慈爱、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他们认为上帝需要我们才可能是个有慈爱和怜悯的上帝。有些人甚至说,除非上帝爱所有人,施恩给所有人,否则祂就不是有慈爱的上帝了。这乃是否定上帝的自足性。假如上帝没有造我们,祂仍然是有恩典的上帝、完全慈爱的上帝。上帝既然造了我们,也看见我们落入罪中,然而,假如上帝不拯救任何人,祂依然是有恩典、慈爱和怜悯的荣耀的上帝! 这是多么使人谦卑的真理啊!尽管上帝只施恩典和慈爱给一些人,这依然使上帝所施的恩典和慈爱显为大。上帝是多么的伟大啊! 再来,上帝的独立性也说明了我们的依赖性——即在上帝以外,我们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是。当我们寻求在祂以外生存时,是多么地愚蠢啊!当我们不仰望祂,不向祂祈求身体和灵魂所需的一切时,是多么地愚蠢啊! 我们不仅要在言论上承认上帝的自足性及我们的依赖性,也要在行为上承认这点,因此我们要万事依靠祂,并颂扬上帝向我们这样的人所施的恩典和怜悯。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自足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灵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spirituality/?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spirituality Fri, 15 Feb 2013 01:58:22 +0000 http://gdsmedia.org/?p=1637 新约圣经处处都教导我们关于怎样敬拜上帝,而那都是坚立在“上帝是个灵”这个真理基础之上。耶稣在《约翰福音》4章24节说:“上帝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1]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为什么个人与教会对上帝的敬拜必须建立在上帝之灵性的基础上呢?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灵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的不变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immutability/?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immutability Mon, 14 Jan 2013 04:00:46 +0000 http://gdsmedia.org/?p=1618 我们常在一年即将结束,另一年即将开始之际,思想关于上帝的不变性。每年都有许多的事情发生,带给我们的生活/生命许多的变化。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都不断地在改变,而每天都有重大的事情发生,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所生活的当今世界,与过去祖父母所生活的世界已是截然不同了。 政治上的改变以及战争已经重新规划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使一些国家灭亡,使另一些国家诞生。我们从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跨越至太空世纪,但太空世纪并不见得比之前的黑暗中世纪来得光明。或许太空世纪其实更加的黑暗,因为我们更靠近世界的末了了。 即使教会也起了变化。在过去的岁月里,教会不仅经历了伟大的改教运动,也几乎完全失去了改教运动所赢得的成果。许多人的爱心渐渐冷淡,不法的事也增多(太24:10-12),而忠心的教会愈象被围困的城邑(赛1:8)。至少看现在的形势,基督的教会是不顺利的。 在家里,许多人也经历重大的改变,有些还是不好的变化。对有些人来说,新的一年带来了快乐与健康,婚姻和孩子,成功与富裕;但对其他人,新的一年只带来了损失和麻烦,痛苦和疼痛。有些还在为失去心爱的人而忧伤,而这些心爱的人可能已死了许多年;有些则得忍受磨难的煎熬。 新的一年又会带来什么呢?另外的十年?还是另外一个世纪? 虽然有些人以为自己乃是先知,但事实上没有人知道。惟有这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就是只要世界还存在的一天,岁月的消逝只会带来更多的变异和腐败,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依然是充满罪恶、黑暗和死亡的世界。 但是,上帝是不会改变的,这就是不变性的意思。上帝是不可能改变的。耶和华是不改变的(玛3:6),祂是“众光之父……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7)。我们承认:“从亘古到永远,你是上帝。”(诗90:2) 上帝并没有改变任何目的或计划,祂的旨意始终没改变,祂要使自己的子民蒙救恩。祂的能力也没有改变,使祂不再是天地的、全能的、主权的上帝;上帝依然统管并引导万有(诗115:3),包括一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最重要的,祂的爱和恩典并没有改变。即使当我们以为祂忘记我们或离弃了我们的时候,祂依然记得我们,没有离弃我们。这一点我们可以尤其肯定,因为不变的上帝藉着我们的主耶稣显明了自己,而主耶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13:8) 在祂里面,上帝的不变性确保万事互相效应,使我们得益处(罗8:28),也使恩典的善工在适当的时候得以成全(腓1:16)。 认识到我们的上帝是不变的,是不是很奇妙、很令人安慰?藉着不变的主耶稣基督,我们在上帝里面得到安息。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的不变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的独一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onenes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oneness Thu, 13 Dec 2012 16:18:01 +0000 http://gdsmedia.org/?p=1609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 这句话在《申命记》6章4节的上下文中,凸现了上帝是独一的上帝之重要性。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的独一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的圣洁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holines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holiness Tue, 16 Oct 2012 01:38:33 +0000 http://gdsmedia.org/?p=1581 圣洁乃是上帝的属性中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圣经时常称呼上帝为圣者,尤其是在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中。 上帝是圣洁的,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上帝(来12:14),所以,我们若要见到上帝,就要有上帝的样式,尤其是在圣洁方面。 上帝是圣洁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圣洁的基本概念就是被分别出来。旧约时代的祭司是圣洁的,他们从其他以色列人当中被分别出来生活并事奉上帝。耶路撒冷是圣城因为它从世界其他城市中被分别出来。上帝呼召我们成为圣洁也包括了从恶人中间和他们的行为被分别出来(林后6:14-18)。 耶稣也是圣洁的。根据《希伯来书》7章26节,这意味耶稣“与罪人分开”[1]。在祂里面没有罪恶,祂也不可能犯罪。我们若否认耶稣是圣洁的,就是弃绝了我们得救的基础。 上帝是圣洁的意味祂是那位“至高至上、住在永恒” 的(赛57:15)。祂在荣耀里与万有分开,“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提上6:16)。这是我们要牢记的。 上帝藉着祂的圣名将自己的圣洁显明给我们知道(诗111:9)。上帝的名字与所有其他名字分开,所以我们要分别使用,不可不敬虔地、亵渎上帝般地使用祂的名字。今天的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忘了这一点,不仅在每日的言论中,甚至在祷告中也不敬虔地、亵渎上帝般地使用祂的名字。 上帝的话语也是圣洁的(罗1:2),只因为那是祂的话语。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和使用上,把上帝的话语从人的一切话语和智慧中分别处来。 上帝的日子[2]也是圣日。这意味上帝的日子与其它日子分开。因为主耶稣基督复活了,所以这一天是属于祂的,因此我们要守上帝的日子为圣,使上帝得荣,使主耶稣基督得荣。 被分别出来有两个方面:与某东西分开,以及,分别归向某东西。 上帝是圣洁的意味祂与一切罪恶分开。祂的眼目纯洁,不看邪恶(哈1:13,新译本),也不是喜悦恶事,恶人不能与祂同居(诗5:4)。这样,祂不仅把自己与罪恶分开,也制止罪恶,歼灭罪恶,四处彰显祂的荣耀。上帝是圣洁的也意味上帝绝不会把祂自己的荣耀归给别人(赛42:8)。 倘若我们要圣洁,就必须与罪恶分开,并且把自己分别归给上帝。使一个酒鬼不再酗酒并且不使他成为圣洁,他还必须分别出来,把自己归给/献给上帝。因此,我们也要在一切的行为上,把自己献给上帝,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圣洁,因为祂是圣洁的(彼前1:16)。这样,我们才能见到祂,并和祂住在一起。 [1] 译者注:“与罪人分开”中文标准译本翻译文,和合本译作“远离罪人” [2]译者注:即安息日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的圣洁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的属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s-attributes/?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s-attributes Sat, 15 Sep 2012 05:43:48 +0000 http://gdsmedia.org/?p=1570 当今教会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对上帝的认识。许多人就如耶稣对撒玛利亚人的描述:“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约4:22) 《约翰福音》17章3节告诉我们有关认识上帝的重要性:“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又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然而,先知的话到如今还在应验:“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何4:6)先知说这话的时候,表明上帝的子民缺乏对上帝的认识,第一节说的很清楚:“因这地上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上帝。”这在今天又是何等的真实啊! 在何西阿的时代,教会拒绝了知识,尤其是属灵领袖——祭司——拒绝了知识,并且忘记了上帝的律法。因此上帝扬言要忘记他们的儿女,使他们的荣耀变为羞耻(第6、7节)。要是当今的教会肯听从上帝的话语,并认清上帝正使这些审判临到它的身上,该多好!要是教会肯归回主那里而得医治,该有多好! 让我们一边思考这些事情,一边开始论述关于上帝的属性,因为我们尤其藉着认识上帝的属性,得以认识上帝,而认识上帝就是永生。 属性就是个人的特征,例如眼睛的颜色、人的个性等等。上帝的属性就是祂的独一性、祂的属灵性、祂的主权、祂的恩典、祂的良善,以及在圣经中其他用来告诉我们祂是怎样的上帝的词语。因此,当我们提到上帝的属性时,我们是在描述上帝和祂的荣耀,以及祂透过圣经将自己启示出来的事物。我们藉着这些属性认识上帝是怎样的上帝。 我们绝不可认为上帝的属性只不过是神学上的争议和讨论,因为认识它们,对于我们是至关重要的。圣经用不同的词来描写上帝的属性就阐明了这一点。 《诗篇》89篇5节说上帝的属性乃是祂的奇事。换句话说,上帝的属性向我们显明上帝是何等的伟大和奇妙,使我们敬畏祂。 《诗篇》78篇4节称上帝的属性为祂应得的赞美[1]。我们可从中认识到上帝将自己的属性启示出来的原因——即好叫我们敬拜祂、爱慕祂,直到永远。如果当今的教会没有尽本份荣耀上帝,那是因为教会没有尽本分去认识上帝。 《诗篇》78篇也说明,藉着对上帝属性的认识,以后世代的人将仰望上帝,不忘记上帝的作为,反而要谨守祂的诫命(第4-8节)。愿上帝使教会恢复对祂的认识,尤其是对祂属性的认识,从而使教会有这样的后代。 [1]译者注:新译本翻译作“赞美”,和合本译作“美德”。希伯来原文:תּהלּה,即Praises(赞美)。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上帝的属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人的责任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human-responsibility/?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human-responsibility Thu, 16 Aug 2012 15:31:35 +0000 http://gdsmedia.org/?p=1552 有些人认为上帝的主权和人的责任这两个教义有所矛盾,因为如果上帝掌控一切、引导一切,并在永恒中就预定了一切,包括罪恶,且使一切发生,那么,人就不必为他所做的事情负责。人可以说:“是上帝造成的,是上帝预定的。绝对是这样的,所以错不在于我。” 我们相信上帝拥有绝对的主权,同时也相信人确实要为自己的言行、思想和动机负责。诚然,人们反对上帝的主权所提出的一切异议都是徒然的,因为圣经表明上帝是拥有主权的,祂不仅会审判人所作的恶,不听他们抱怨,甚至会把这抱怨行为算为是他们的罪(罗9:20)。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当一个人使某件事情发生,他就要为此负责,即使他间接透过别人使某件事发生,他也必须负起主要的责任。例如:我虽没开枪杀人,但如果我策划了一起杀人事件,那么,我就要为此负起谋杀他人的责任。 然而,在上帝却并非如此。虽然我们无法详细地解释上帝的主权和人的责任之间的关系,然而上帝是有主权的,人亦有责任,这两者都是真实的。[1] 上帝是如此的伟大,也只有祂能够预定并掌控一切,而无需为人类和魔鬼的恶行负责。 《撒母耳记下》24章1节和《历代志上》21章1节记载了圣经中最好的例子。第二段经文将大卫数点以色列人的罪归咎于撒但,因为是撒但诱惑大卫去数点以色列人的;然而,《撒母耳记下》24章1节却说明是上帝激动大卫去数点以色列人的。这提醒我们,上帝不仅允许罪的发生,也主权地使之发生,甚至用撒但去成就这一切。然而,面对自己的罪行,大卫没说:“是上帝让我这么做的。”又或者说:“是魔鬼让我这么做的。”大卫为自己的行为负起了全部的责任,他说:“我行这事大有罪了”(撒下24:17,代上21:17)。 最昭显的例子莫过于主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使徒行传》2章23节记载基督是照着上帝的定旨和先见被交了出去被钉死的。乃是上帝对万有的预旨和先见把基督带上十字架的,而《使徒行传》4章26-28节也提到那些把基督钉上十字架的人,只不过是做成上帝的意旨所预定要成就的事。然而,那些把基督钉上十字架的人就没有责任了吗?难道他们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没有错吗?他们不能。《使徒行传》2章23节说明他们的手乃是不法之人的手,并且是他们把基督钉上十字架杀了。上帝的主权并没有破坏人的责任。 你为自己的罪负责了吗?无论你现在是否为自己的罪负责,你终究会在审判日那天为之负责的。上帝的主权并不能成为你的借口。只有基督才能拯救你脱离上帝的忿怒。   [1] 译者注:上帝的主权和人的责任之间的关系,主要在于对“责任”的定义。所谓“责任”,不在于至高无上的上帝预定了什么或做什么,因为上帝是公义的,所以祂所行的一切尽都公义,包括当祂惩罚人时,也是公义的——即人受到上帝公正的惩罚。人有“责任”在于上帝所下达的、公义的命令(即诫命)。我们既然不守上帝的诫命,就须向上帝交待,负起这个责任,而不是想方设法脱逃责任,甚至把责任归咎于上帝的旨意。(摘要自戈登• 克拉克(Gordon Clark)Determinism and Responsibility;也请参考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3卷23章2点)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人的责任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主权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sovereignty-of-god/?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sovereignty-of-god Mon, 16 Jul 2012 11:38:09 +0000 http://gdsmedia.org/?p=1539 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声称相信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然而,在很多时候,他们只不过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简单来说,上帝的主权意思就是:上帝就是上帝。就如宾克(A.W.Pink)在其书《上帝的主权》[1]中指出,上帝作为上帝,在任何时候都凭自己的喜悦行事。这说明,上帝完全掌控一切事物以及所发生的一切。 上帝对宇宙中的一切都拥有主权:祂是天地万物至高无上的造物主,万物不能在祂以外存在,并只为了祂的缘故而存在。进化论否定上帝的主权,因为进化论将上帝排除于宇宙之外,并以“盲目的机遇”和“毫无意义为目的”来取代上帝。 上帝在祂的护理之工中也拥有主权:上帝使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发生,并统管和命令一切,把一切都导向祂至高无上的目的。不仅是好事,即使不好的事,例如:疾病、疼痛、死亡、战争、风灾、饥荒、地震以及其他所谓的自然灾害,都来自上帝,上帝也使用它们。 那些声称这些灾害乃是“大自然”的杰作的人,就否认了以上这点;那些认为不好的事都是出自魔鬼而非出于上帝的人,那些以为能凭祷告改变事情的人,也都否认了以上这点。上帝就是上帝,唯独祂掌控一切,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在祂控制之外发生。 上帝也对天使和魔鬼拥有主权。圣经清楚的记载了这一点:撒但没有上帝的允许就不能对约伯做什么(伯1:12;伯2:6);是上帝捆绑和释放撒但的(启20:1,2,7);撒但也要为自己的邪恶向上帝负责,受上帝审判(启20:14,15)。 上帝也对救恩和定罪拥有主权。我们将看见是上帝拣选了一些人蒙救恩,而不拣选其他人(罗9:21;弗1:4);是上帝差派祂的儿子为一些人死,而不为其他人死(约10:15,26;约17:2);上帝赐信心给一些人,却不赐给其他人(弗2:8-10);是祂开启人的心房的(徒16:14);是祂在我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2:12,13);甚至我们的善行也是祂预定的(弗2:10)。 上帝也对罪恶拥有主权。祂不仅在永恒中预定了罪恶的发生(徒2:23; 徒 4:27,28 ),祂也为自己的目的统管并使用罪恶。上帝的主权意指万有都本於祂、倚靠祂、归於祂(罗11:36)。这必须如此,否则上帝就不是上帝了;这必须如此,好叫唯独祂得尊贵、荣耀 、权柄、权能,从现在直到永远。 唯有凭信心,我们才能接受这个真理。有时候,信徒的内心也无法接受这个真理,因为这个真理对我们所有的骄傲、所有的自负、对个人和其他受造物的依赖,以及关于人类的一切帮助和智慧的依赖都杜绝了。然而,我们凭着信心就能从这个真理中获得安慰,因为信心说:“因为这上帝永永远远为我们的上帝;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诗48:14) [1]Arthur W. Pink, The Sovereignty of God (Grand Rapids, Mich.: Baker Book House, 1970)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主权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父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name-father/?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name-father Sun, 17 Jun 2012 14:09:00 +0000 http://gdsmedia.org/?p=1500 “父”这个名字对于上帝的子民来说,是上帝最宝贵的名字之一,因为这个名字说明上帝永远爱着他们。这个名字强调了上帝藉着耶稣基督与自己子民所拥有的圣约关系。因此,圣经教导说,当他们与上帝相通的时候,就要使用这个名字,胜过于上帝其他的名字(太6:9)。 “父”这个名字不仅表明上帝与祂子民之间的关系,也是祂在三位一体中的名字。上帝不是在收养我们后才成为“父”的,因为这就否定了上帝是永不改变的;作为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格,祂永远都是父。 上帝在三位一体中永远为父,这对应了祂对我们——祂的儿女永远的爱。上帝在永恒中拣选了我们,并如父般的爱我们;祂自永恒便是自己子民的父。这非常的奇妙吧? 然而,在旧约圣经中,上帝的子民很少用“父”来称呼上帝(诗68:5;诗103:13;赛9:6;赛63:16)。这是为什么呢? 上帝的旧约子民很少称祂为父的原因在于:旧约与新约之间有根本上的不同。两者在原则上事相同的,只是旧约时代乃是应许的时代,新约时代则是成就应许的时代。 基督道成肉身为“父”这个名字起了重要的作用。上帝藉着基督就近我们,并在圣殿里——即基督的身体,住在我们中间(约2:19-21)。上帝藉着基督向我们显明祂奇妙的爱,并赐给我们完全的救恩。 如果我们从上帝收养我们为儿女的角度来思考,或许能更好的理解这一点。旧约时代的信徒也是上帝的儿女,然而,他们是凭应许作为祂的儿女的。他们蒙拣选成为上帝的儿女,甚至被告知上帝爱他们;他们从其他国家被分别出来,成为上帝的家人。然而,上帝始终在幔子的后面,只通过预表和影像向他们显明自己。 只有到了新约时代,幔子才被除去,我们才能得以自由地来到上帝的面前和宝座前(来10:19-22)。只有到了新约时代,上帝才在基督里成为骨和肉,如此地就近我们(弗5:29,30);只有到了新约时代,我们才以儿女的身份得蒙拯救,脱离这世俗的奴役,并且不再被当成是奴仆(加4:1-5);因此,也只有到了新约时代,我们才能藉着已复活并被高举的基督的灵,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语言,大胆的呼叫:“阿爸,父!” (加4:6,7) 这并不表示说旧约时代的信徒什么都没有,而表示我们在新约时代所拥有的,乃更加地美好。上帝给旧约圣徒的应许,在新约时代为了我们而成就。让我们牢记这一点。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父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万军之耶和华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lord-of-host/?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lord-of-host Tue, 15 May 2012 12:33:07 +0000 http://gdsmedia.org/?p=1465 “万军之耶和华”(撒上1:3;诗24:10;赛1:9;哈1:2)、“万军之神”(诗80:2)、“万军之神耶和华” (诗59:5;诗80:4;耶5:14;耶15:16)都是在上帝不同的名字前加上“万军之”。上帝的这个名字说明了祂对所有的受造物——无论人或天使——所拥有的主权。 所谓“万军”是指众多的受造物,包括非生物,例如:太阳、月亮、星辰、地球及其中所充满的(创2:1;申4:19;尼9:6;诗33:6)。这群“万军”也指无数的、不同级别的天使(创32:2;王上22:19;路2:3),以及黑暗与地狱的军团。“万军”也包括了千千万万在地球上生活的人们,及他们的工作和力量(但8:10,11;弗6:12)。 上帝是万军之耶和华意指:所有的受造物都是祂的奴仆,因此无论在天上、地上,甚至在地狱里,无论受造物是否愿意,它们都必须行上帝的旨意。因此,“万军之耶和华”这个名字说明了上帝至高无上的主权和目的,而上帝藉着祂所造之物成就祂的目的。上帝不仅高于这一切,祂也用它们来执行祂的旨意,并成就祂永恒的目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拦阻祂或质问祂(但4:35)。 圣经把所有的受造物描写为主的军队意指:所有的受造物就如同一组浩大的军队,和谐地向前行军,成就祂的旨意。所有受造物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个别地服事祂;它们如同一组浩大的军队,一起协调地工作,行上帝的旨意和计划。 “万军之耶和华”这个名字也显明了上帝的忿怒和公义,因为它说明上帝是争战的上帝(代下20:15;诗24:8;赛13:4)。上帝藉着自己强大的众军,施行审判、公正、公义,消灭自己的敌人,拯救自己的子民。 “万军之耶和华”这个名字奇妙之处在于:撒但与其同党以及那些不敬畏上帝之人,都是上帝这强大军队中的一部分,他们并不是在上帝之外而独立行动的。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们本身就是上帝大能之手中的工具,上帝用它们来定它们自己的罪并使之永远的沉沦。尽管当它们反叛上帝,也只不过是在行上帝的旨意(徒4:27)。这就是为什么当它们反叛的时候,上帝发笑并嗤笑它们的原因了(诗2:4)。上帝是多么的伟大啊! 这样,圣经中多处使用这个名字,实在强调这些真理,尤其是当上帝的子民陷入某种境况,需要这些真理来提醒自己的时候。例如在《哈该书》中,上帝使用“万军之耶和华”这个名字来提醒祂的子民:祂对那些想要阻止他们重建圣殿的敌人,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祂也对世上的一切,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包括他们想要用来装饰新圣殿,使之如同所罗门所建的圣殿一样华丽的金和银(哈2:1-9)。上帝也在提醒我们同样的道理。 那么,让我们谨记:这位至高无上的万军之耶和华是我们慈爱的主,因此,我们应该心甘情愿地服事祂。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万军之耶和华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上帝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name-god/?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name-god Mon, 16 Apr 2012 04:17:48 +0000 http://gdsmedia.org/?p=1455 圣经最常使用“上帝”这个名字来称呼全能的神,这个名字说明祂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也说明祂是三位一体的,其完美的属性是无限的。 许多旧约中的名字也带有上帝(希伯来文:Elohim)的缩写成分El- 或 -el,例如:EL-ijah(以利亚),EL-isha(以利沙),Dani-EL(但以理), Nathana-EL(拿但业),EL-i(以利)。这些人的名字都包含了上帝的名字,而上帝也用其中的许多人来彰显祂的荣耀。 Elohim在希伯来文中其实是复数(直译 “Gods” 众神),然而这并不表示除了上帝以外还有其他的神,也不表示上帝子民的原始信仰是多神论,即他们拜许多不同的神。其实,这是指上帝不仅只有一个位格 (参考创1:26,上帝在那里称呼自己为“我们”),也指上帝有百般并无限的完美属性和荣耀;也就是说虽然只有一位上帝,祂的荣耀、全能、威严却是甚多。 因此“上帝”这个名字是神学中所谓的“华美的复数”(a plural of excellency)或“威严的复数”(a plural of majesty)。这个名字教导我们,上帝就是上帝, 除祂以外,没有别的神,也没有任何像祂的,因此唯独祂值得我们敬拜、赞美、顺服。无怪乎这个名字是圣经中最常使用的。 这个名字也将上帝与异教徒的偶像区别开来。跟异教徒与其偶像相比,上帝才是真神;这些偶像被称为“神”(gods,神明/神祗)只能说明它们什么都不是——既听不见、看不见,也不能行动,更不能施行拯救(诗115:4-8),所以唯独上帝才是真神。而那些制造这些“神”的人,就如同他们所造的“神”一样。 上帝尤其是祂子民的上帝,因为上帝特别向他们显明祂主权的恩典和怜悯是何等的华美,祂的权能和慈爱是何等的威严。上帝希伯来名字的复数应该提醒每个信徒,我们有说不尽的理由来赞美和敬拜这位伟大的上帝。我们在祷告当中或与人交谈时,若想要强调上帝的这一切,就应该使用上帝的这个名字。我们若因不敬畏上帝之人而感到烦恼,又或者因被逼迫而感到沮丧时,我们就应当记得祂就是上帝。我们在敬拜上帝时使用祂的这个名字是最恰当不过了。当我们想要提醒自己,上帝是三位一体的,我们就应该使用这个名字。在任何场合,当我们想要认识上帝的威严、权能和无限的荣耀时,我们就当记住并使用这个名字。 这样,我们就不该滥用这个名字,而是要正确地使用这伟大的名字。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上帝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耶和华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name-jehovah/?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name-jehovah Fri, 16 Mar 2012 07:11:54 +0000 http://gdsmedia.org/?p=1283 耶和华(Jehovah)是上帝最重要的名字之一(英皇钦定译本圣经将之译作LORD);它也是耶稣(Jesus)名字的一部分。“耶稣”的“耶”(Je)就是耶和华的缩写,其他旧约名字也有同样的缩写,例如:Eli-JAH(以利亚),JO-shua(约书亚),JEHO-shaphat(约沙法),JE-dediah (耶底底亚)。 上帝向摩西和以色列人显明自己的名字——耶和华,作为上帝记念自己所立的约,以及祂把自己的子民从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来的凭据(出3:11-15)。那时,上帝也透露了耶和华这个名字的意思:“上帝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出3:14) 这样,耶和华这个名字显明了上帝是永不改变的。 受造物会改变,所以不仅有现在,也有过去和将来,但上帝却没有过去,现在或将来,因为上帝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拥有过去和将来的观念,但在于上帝却没有这种区别,这真的让人匪夷所思啊!在永恒中,所有事物就已存在于上帝的面前,因此岁月的消逝对上帝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也不会改变什么。我们无法想象这一切,因为我们不断在改变,也生活在变迁之中:“变化无常,环境何能留住?”[1] 然而,这正表明了上帝是上帝,因为假如我们能够完全理解或参透上帝,那上帝对我们而言,只是像我们这般如此渺小的头脑罢了。 《出埃及记》第三章说明耶和华这个名字,尤其显明上帝对自己的子民是永不改变的。它说明上帝的不变性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指上帝对自己子民的慈爱、怜悯、应许、恩典,以及拯救他们的美意[2]是永不改变的。 耶和华这个名字提醒我们,上帝的子民自永恒就永不改变地属于祂。他们并不是后来才属于上帝的,而是在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未曾造成之前(诗90:2),就属于祂了。因此,从今世直到永远,上帝都作他们的居所。 比起上帝其他的名字,耶和华这个名字更显明了上帝就是守约的上帝;《出埃及记》第三章就说明了这一点:上帝是因为记念并遵守自己所立的圣约,才让摩西和以色列人知道耶和华这个名字与其意思的。 因此,耶和华这个名字不仅说明了上帝是永不改变的,也说明了上帝是信实的。上帝是信实的,这意味上帝永不改变地爱着祂自己所拣选的圣约子民。祂永不离弃他们,也不会忘记他们,并永远爱着他们;也因爱他们,就接纳了他们。 愿那些认识上帝的信实的人,常以喜乐的心使用耶和华这个名字,因为实在没有比这更伟大的名字了。   [1] 《求主同住》(Abide with me)第二段歌词。 [2] 译者注:“美意”原文为desire,直译作“渴望”。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耶和华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god_s-nam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od_s-name Thu, 16 Feb 2012 11:53:34 +0000 http://gdsmedia.org/?p=1265 上帝启示自己的一个方式,让我们认识祂,就是藉着祂的名字,因此,圣经中记载了上帝不同的名字。也因为上帝非常伟大,其荣耀无穷尽,所以祂的名字也很多。尽管上帝的各个名字都透露一些关于祂自己的属性和荣耀,然而,这些名字都无法完全说明上帝无限的荣耀。 我们在学习关于这些名字的时候要谨记:上帝的名字与我们的名字有所不同。我们的名字如同可更换的标签,即使我们换了名字,也不会改变我们是谁、是怎样的人。 上帝的名字却告诉我们祂是谁,是位怎样的上帝,所以上帝的名字和上帝一样是永不改变的。滥用上帝的名——犹如一些人在言论中滥用上帝的名——就是亵渎上帝;因此,把上帝的名当成是毫无意义、不圣洁而妄称上帝名的,上帝必不以他为无罪。 虽然滥用上帝的名字是大罪,十条诫命中的第三诫(出20:7)也禁止我们犯这罪,并警告我们上帝必惩罚这罪;然而,我们要牢记,完全不使用上帝的名字也是同等大的罪。一个人可因妄称上帝的名字而被定罪,但他也可以因为从来不求告上帝的名字而被定罪。 就如其他诫命一样,第三诫不单禁止某种思想、言语和行为,第三诫也吩咐我们要有怎样的思想、言语和行为。第三诫吩咐我们当圣洁恭敬、使上帝得荣耀般地使用祂的名字。我们不应该随意使用上帝的名字,而是应该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上帝的名字,因为上帝的名字告诉我们上帝是怎样的上帝。 我们祷告时,时常没有规则地使用上帝的名字来称呼祂,想到上帝的什么名字就用什么名字,然而,圣经并不是这么教导我们的。圣经谨慎地使用上帝的名字,各名字都强调关于上帝的某个真理,并与当事人的祈求、赞美、感恩有关。 例如:如果我们是为了孩子,求上帝应允祂的圣约应许,我们可以使用“耶和华”来称呼上帝,因为这个时候没有比“耶和华”更适合的名字了!又或者,当我们认罪、真心渴望在上帝面前为罪谦卑自己,我们可以使用“圣者”。 犹太人因为惧怕上帝的名字“耶和华”过于圣洁完美,不敢使用它,这是错误的。上帝让我们知道祂的名字,好叫我们和祂说话或在谈论关于祂的时候,可以使用它们。不和上帝说话、不谈论关于上帝,就是在过一种没有上帝的生活,那就是否认上帝、拒绝上帝,所以我们坚决不可以这么做。 上帝呼召我们,好叫我们怀着圣洁敬畏的心,恭敬地使用祂的名字,并用祂的名字来赞美祂、向祂祈祷、和祂说话并荣耀祂。只有当我们那样做,才是真正顺服上帝并正确地使用祂的名字。 你认识上帝的名字吗?你有正确使用上帝的名字吗?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上帝的名字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认识上帝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knowing-go/?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knowing-go Thu, 19 Jan 2012 12:11:31 +0000 http://gdsmedia.org/?p=1228 认识上帝乃是基督教的全部:基督教最终的目的、最崇高的目标、最大的努力及最大的福分就是认识上帝;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17章3节中所说的,这就是永生。 对上帝有这种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除非我们认识上帝,否则就无法认识自己。这不仅因为我们是罪人,内心诡诈败坏(耶17:9),也因为上帝造了我们,为叫我们与祂相交(诗30:5),所以除非我们认识上帝,否则就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即使我们的行为也是按照上帝的标准受到审判的:除非我们将自己的言行与上帝完全圣洁的标准相比,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说明为什么当今社会没什么道德标准可言,因为大多数人,甚至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不认识上帝。不认识上帝,就没有道德标准。 圣经中关于上帝的教义和教导非常地重要,因为没有知识,信心就是虚空的,一个人不能自称认识一位自己一无所知的上帝;然而,知识只是信心的一部分。因此,认识上帝不仅仅在脑子里装满关于上帝的教义和事实,尽管那些是圣经中所记载的事实和真理。 有人可能从小就受宗教教育,知道圣经中对于上帝的教义,却不认识上帝,因为认识上帝不仅是有关于上帝的知识,而且认识上帝也来自经验。上帝如此伟大,所以人不能单凭意识活动和智力认识祂。人必须与上帝相遇、听见上帝的呼召、与上帝同行,并如同认识朋友般认识上帝。当圣经说到认识上帝时,“认识”与“爱”其实是同义词。就如圣经用一个男人与自己的妻子同房*,来描写婚姻的亲昵行为,圣经也用同样的字来描述什么是认识上帝。如果我们不爱上帝,我们就不是真正的认识上帝。 这样,认识上帝就是以上帝为乐并顺服上帝。上帝的恩典、慈爱、威严是何等的奇妙啊!因此一个不以上帝为乐、不爱上帝的人,就不能说自己认识上帝,尽管这个人很可能非常熟悉圣经中关于上帝的教导,但事实上,他排斥上帝、拒绝上帝、憎恨上帝,并藉此表明自己根本就不认识上帝,且心思刚硬。 你真的认识上帝吗?你每天的表现都说明祂是你最大的喜悦和宝贝吗?你尽心、尽力爱上帝与祂的荣耀吗?你以上帝为乐并顺服祂吗?   *译者注:参考《创世记》4章1节:“那人和他的妻子夏娃同房”,“同房”希伯来文是ידע(yada),直译作 know (认识);比较《约翰福音》17章3节。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认识上帝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明了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perspicuity-of-scriptur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perspicuity-of-scripture Fri, 16 Dec 2011 07:22:39 +0000 http://gdsmedia.org/?p=1180 也许你曾听过“圣经的明了性”这句话,并想知道其意思。其实“圣经的明了性”是指圣经是清楚 明了并简明易懂的。 圣经是个神迹,而圣经的明了性就是这个神迹的一部分, 特别是因为圣经把上帝启示出来。无限、永恒的上帝不仅愿意将自己启示出来给我们知道,还清楚、明白地将自己启示出来,这是多么奇妙啊! 当然,我们不否认圣经中有难解的经文,甚至有难解的书卷,因为圣经本身就教导了我们这一点(诗78:2;彼后3:16)。然而,我们相信圣经清楚地教导了每个关乎信仰的事,以及一切使上帝得荣、使我们得救所必需的事。 《诗篇》119篇105节就教导了圣经的明了性:“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如果圣经不是清楚明了的,它就不能被称作“光”了。这一节还说圣经是我们路上的光,那是指我们人生的道路。圣经是安全可靠的向导,它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引领我们,直到我们得荣。 因为圣经是清楚明了的,所以即使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以及小孩子都能明白圣经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教导他们。我们必须把圣经翻译成不同的语言,使听到福音的人都有圣经可读,并有圣经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他们。 然而,我们必须明白一些关于圣经明了性的事,使我们不至于犯错。 首先,圣经中确实有难解的经文,而我们必须按照比较清楚的经文来解释这些难解的经文。例如,难解的经文的解释,不能与任何圣经清楚教导的重要教义 / 感恩生活规则,相互矛盾。 其次,圣经对信徒来说才是清楚明了的。非信徒之所以不能理解圣经,是因为圣经记载了关于上帝的事,而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林前2:14)。我们必须明白,当我们和一位否认圣经重要真理(例如主耶稣基督的神性)的人说话时,但这个人不能从圣经中看见主耶稣就是上帝,我们不应该开始怀疑圣经没有明白地教导这个真理。问题不在与圣经本身,而在于那个人。任何人在明白圣经的教导之前,他的心灵必须被圣灵开启,他的思想必须蒙圣灵光照,因为没有圣灵的工作,什么引文、逻辑、论点都是徒然的。 既然圣经是上帝将自己启示出来的亮光,我们就必须跟从它的光。我们要留心《约翰壹书》1章6-7节的警告和应许:“我们若说是与上帝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明了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合一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unity-of-scriptur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unity-of-scripture Sat, 12 Nov 2011 12:00:59 +0000 http://gdsmedia.org/?p=1149 由于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并只有一个作者,因此圣经是前后合一的。上帝并没有用六十六种不同的声音说话,上帝不能这么做,因为上帝的权能、目的、存有都是合一的。因为上帝是全然一体的,所以祂的话语和启示也是一体的。 圣经的一体性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圣经不能自相矛盾,也不能自我抵触。一本圣经书卷不能和另一本圣经书卷有不一致的地方,旧约也不能和新约有不一致的地方:圣经不能在旧约教导一个教义,却在新约中反驳这个教导,也没有一个笔者所写的与另一个笔者所写的有不一致的地方。 因此,一些人所谓“保罗的神学观”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在说保罗的神学观与主耶稣的神学观不同,又或与彼得的神学观不同。人也不可以说在某些事情上,例如离婚或女人在教会中的地位,耶稣的观点与摩西(甚至保罗或彼得)的观点有所不同。 圣经的合一性(the unity of Scripture)这个教义非常重要,尤其是针对时代论(时代论认为旧约与新约,以色列与教会并不是一个整体)。甚至浸信会所教导的:上帝和以色列所立的圣约以及上帝和教会所立的圣约,基本上是不同的圣约,这也是在否认圣经的合一性。圣经是合一的,因此不能教导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矛盾的圣约。 如果圣经是一体的,就不可能有不一致的启示、不一致的圣约、不同的上帝的子民、不同的得救之道。因此,我们反对时代论的教导,反对信徒的浸礼(信而受浸,believer’s baptism)[1],并非单单基于反驳这些教导的经文,也基于圣经是一体的、不能废除的经文(约10:35)。 ‘除非新约圣经重申旧约圣经的教导,否则,旧约圣经对新约时代的基督徒是没有任何权威性的’——这样的想法也是在否定圣经的合一性,因为旧约圣经也是为我们这些新约时代的基督徒而写的(林前10:11)。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0章35节提醒我们:圣经都在祂里面合一。新旧约圣经由始至终都启示耶稣基督为救主,而上帝的恩典就在祂里面显明。就如司布真所说的:“无论你切割圣经的哪一处,都会流出羔羊的宝血。”[2] 所以,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在每一段经文中找到主耶稣基督,我们如果这么做,就会发现圣经是同声相应的。 圣经的合一性这个教义非常重要,不仅是为了抵挡其他错误的教导,也为了使我们能正确地研究圣经。如果圣经是一体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孤立地研究、相信、引用某段经文,而不联系到其他的经文,这表示我们所说所想的不能与圣经他处的教导相矛盾。当然,这也意味我们必须勤研圣经,好叫我们熟悉圣经的话语和其中的教导。 圣经的合一性这个教义意味着:新旧约圣经都是必要的、重要的,我们不能忽略任何部分,而必须认识、阅读、研究、学习、留心整本圣经。请问你有这么做吗?     [1] 译者注:这里指出改革宗/长老会和浸信会之间,对于洗礼的不同观点。这里并非指洒水、浇水礼和浸水礼之间的不同,而是指浸信会施洗的原则是:只为信徒(believer)——即那些已重生归正的人施洗;而改革宗/长老会施洗的原则是:为credible professor of faith——即为那些有符合基督徒信仰生活的人施洗。事实上,我们无法知晓受洗之人是否是真的信徒(即已重生归正),因为我们不是上帝,不能检察人心,我们只能凭那个人的信仰生活——即外在的表现,判断那个人是否符合基督徒的样式而为他施洗。 [2] 引语来处不祥。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合一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解释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interpretation-of-scriptur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interpretation-of-scripture Fri, 14 Oct 2011 09:13:13 +0000 http://gdsmedia.org/?p=1056 由于圣经是上帝的话语,而圣灵是圣经的作者,因此没有人有权自己解释圣经。有些人自以为有这个权力,他们常说:“我对圣经的解释”,或者别人对圣经的解释,那都是不对的(彼后1:20)。即使面对争议,也只有一个可被接受的圣经释义,就是圣经对自己的解释,因为那是出于上帝的解释,而是不出于人的解释。 宗教改革运动的其中一个伟大原则就是圣经是自释的。这对我们来说或许有点奇怪,但必须如此,因为只有作者自己——即圣灵,才有权利和能力告诉我们祂想要说什么。因此,个人对圣经的解释是毫无意义的,只有上帝对圣经的解释才是至关重要的。 《彼得后书》1章20-21节教导我们这个原则,这段经文讲到圣经不是可以随私意解说的。这句话乍看之下好像有点与上述不符合,因为这段经文所强调的不是关于解经,而是关于圣经的默示。纵然这段经文确实是在教导上帝默示圣经的教义,然而,这个教义的应用却是:除了默示圣经的上帝自己有权解释圣经之外,没有人有此权利。 诚然,圣灵解释圣经,不是用什么神秘的方式,私下藉着启示,隐秘地透露圣经的意思。因此,说什么“上帝给我说明”,“上帝告诉我”,“上帝透露给我知道”都是错误的。那不仅是在否认圣经的充分性,也是在否认圣经的默示性。说这种话的人是在自称:除了圣经的解释之外,上帝还私下向他解释了圣经。正确的解经方式是将某处经文与另一处经文作比较。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确定圣经中某个字是什么意思,比如“洗礼”(baptism),我们就应该查考使用这个字的不同经文,以及各经文的上下文,以便确定这个字在圣经中的含义,以及圣经是怎样使用这个字的。正确的解经方式就是要仔细研究圣经,好叫我们能够从圣经中明白其意思。一个人若以为他能读一篇经文,即使不用研究也能明白,那么,他是非常愚妄的。 因此,我们要谨慎,不要把自己的见解强加在圣经上。我们应该谦卑,并以祷告的心领受圣经的教导。我们若要学习怎样正确地解释圣经,就必须要拥有上帝所赐的恩典,以及顺服和祷告的心。 没有人(甚至传道人)可以自称凌驾于上帝的话语之上。我们必须谨慎地研究每个解释、每个信经、每篇讲道,看它们是否符合上帝的话语,因为没有人可以随私意解释圣经。为此,甚至是使徒们的讲道也受到了考查和评论(使徒行传17:10-11),因为即使是使徒的讲道,也和其他人的讲道一样,必须符合圣灵对自己话语的解释。 愿上帝赐给我们所必需的恩典,并恩上加恩,使我们能够寻见并留心圣经自己的解释(来2:1)。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解释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权威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authority-of-scriptur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authority-of-scripture Mon, 19 Sep 2011 11:29:35 +0000 http://gdsmedia.org/?p=955   因为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真确的话语,所以它拥有至高的权威——没有人比圣经更有权威,没有人定的准则可以取代圣经中的准则,没有人的教导可以反驳圣经中的教导。 圣经在所有关于教义的事情上都有权威,《提摩太后书》3章16节就暗示了这点(这节经文最先提到了教义)。虽然这节经文并不是在强调圣经的权威性,而是强调圣经的益处,然而我们必须了解,正因为圣经有来自上帝的权威,所以圣经的教导才有益处,因此在任何事物上,尤其是在教义上,圣经的教导都是决定性的。 圣经在一切的惯例和基督徒生活中有着同样的权威。事实上,圣经是几千年前写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写的,写给不同的人,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圣经是上帝的话语,而永不改变的上帝知道一切从起初到末后的事,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生命中,情况不断在改变,这一切都不能废除圣经任何内容的权威性。 即使保罗是处在与我们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撰写关于女人在家中和教会的地位,这并不代表他所写的对我们来说是无效的,因为这不是保罗的话,而是上帝的话。 诚然,作为永恒上帝的道,圣经多处预言今天种种的异端教导和惯例,使那些相信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人都惊叹不已。例如《彼得后书》3章1-7节,圣经驳斥了均变说(就是假设万物从起初至今,都以相同的演变原理继续进行),从而削弱并反驳了进化论。 圣经不仅仅在神学和基督徒生活方面有权威,甚至在历史、地理、科学以及其他学术方面,只要圣经中有提到的,圣经依然拥有至高的权威。圣经的权威是如此的强大,即使遭到科学的反对,信徒仍是要接受圣经中的教导。 我们必须明白圣经的权威就是上帝自己的权威。说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就代表了圣经在所有方面都有权威,因此否定圣经就是否定上帝,反驳圣经就是反驳上帝。 没有人可以说他接受圣经某处的权威,却拒绝圣经另一处的权威。他不能说自己接受圣经关于主耶稣基督的叙述,却不接受关于创世的叙述。整本圣经都是上帝的话语,因此拥有来自上帝的权威。我们不能随己意接受或拒绝上帝和祂的话语,因为上帝的话语是不能废除的(约翰福音10:35)。 宣称相信圣经的权威性是一件事,顺服圣经的权威性是另外一件事。作为基督徒的生活将全面地受到考验,就是看我们是否顺服圣经。然而,要顺服圣经的诫命和教导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一般上,圣经的诫命与我们的意愿相违背,圣经的教导与肉体的倾向背道而驰。 惟有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才能顺服,而赐下圣经的上帝,也会赐给我们必要的恩典,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奥古斯丁一起说:“把祢所命的赐与我,依祢所愿的命令我。”[1] [1] 译者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译文取自http://www.cclw.net/soul/chanhuilu/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权威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真确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infallibility-of-scriptur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infallibility-of-scripture Mon, 22 Aug 2011 02:56:01 +0000 http://gdsmedia.org/?p=929 因为圣经是上帝的话语,所以它是完美的,因此那些挑圣经错误的人,就是在挑上帝的错误。我们若不接受圣经是真确[1]的,就是否认上帝是不可能改变、至高无上的。 《约翰福音》10章35节清楚地教导我们:圣经是不可能错谬的。主耶稣教导说:“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祂用单数graphē(经上)说明:虽然圣经是上帝在不同时代藉着不同的人赐下的,但圣经是上帝一致的话语。由于圣经是一致的,因此任何窜改圣经的企图,就是企图破坏圣经,因为没有人能删除圣经的某些部分,或否认圣经是永远真实的,却不破坏圣经。 值得注意的是,主耶稣不仅说我们不可能将圣经废除,而且说圣经是不可能被废除的。主耶稣是指那些努力寻找圣经中的错误,或是努力要摆脱圣经中的要求的人,都是在白费力气。当那些人对圣经吹毛求疵的时候,他们就是在敌对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而那坐在天上的必嗤笑他们(诗篇2:2-4)。当他们声称找到圣经中字句上的错误或教导上的错误时,那是他们被永不能废除的上帝的话语破碎,因为他们的行为将受到上帝的审判;圣经是不能废除的。 《约翰福音》10章35节的上下文也很重要,主耶稣在这里引用了旧约圣经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祂引用了《诗篇》82章6节,而这节称世上的领袖为神。祂说既然这些人能被称作神,那么,当天父分别为圣并差派到世界上的那一位说“我是上帝的儿子”时,就不应该指责祂是在亵渎上帝。我们姑且不谈世上的领袖如何能被称作神,而是注意这句话非常特别。若非这句话出现在圣经中,我想没有人敢说出这样的话,即使这句话出现在圣经中,我们也觉得其意思难以理解。然而,主耶稣却认为这句话既然出现在圣经中,就理所当然是真实的,是不可能错谬的教导。主耶稣怎样引用圣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功课——“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 更重要的是,主耶稣把《诗篇》82章的这些话称作“律法”,其意思就是:因为整本圣经是上帝真确的话语,所以整本圣经是上帝赐下作为指导我们人生的准则。圣经的所有内容都是上帝显明给我们的旨意,我们所需的一切指导都在圣经里。无论历史、诗歌、预言、信函,这些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律法。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单说圣经是真确无谬[2]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顺服圣经所有的教导,并且要做甘心乐意顺服上帝的仆人,据此领受圣经。否则我们说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真确的话语,只不过是虚伪的告白而已。 你相信圣经是不可能错谬的吗?如果相信,那么扪心自问:“在我所相信、所作的一切事情上,我是否遵行圣经的所有教导,作为上帝赐给我的律法呢?” [1] 译者注:“真确”Infallible,也译作“不可能错谬”,本文中,两种译法兼用。 [2] 译者注:【圣经的无谬性(inerrant),是指圣经的内容不可能有错,也不包含出现谬误的可能。圣经的教训是完完全全地,与真理一致。必须注意的是圣经的“无谬性”是与圣经默示的“不可能错谬”(infallible)是不同的。凯特指出:“因为圣经是圣灵默示的,是上帝所呼出的,是上帝自己的话。所以圣经从其本身而言就是不可能错谬的。‘不可能错谬’是指不能出错,或不具有错误的可能性。不可能错谬包括无谬-也就是确实没有任何错谬之处。”(Keith A. Mathison, The Shape of Sola Scriptura, Cannon Press, 2001, p.262.)】(《圣约与圣经讲义》王志勇牧师著)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真确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有机默示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organic-inspiration-of-scriptur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organic-inspiration-of-scripture Thu, 21 Jul 2011 14:14:04 +0000 http://gdsmedia.org/?p=751   由于圣经是上帝藉着人所写的,许多人因此而被绊倒,他们认为圣经既然有人的成分,就无法也不愿意相信圣经完完全全是上帝毫无错谬的话语——即圣经中没有矛盾、没有不完美、没有错误,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归咎于人的缺陷。 我们并不否认圣经是上帝藉着人所写的,但这并不重要。在圣经的六十六本书卷中,有十二本书卷我们并不知道笔者到底是谁;即使我们知道那些书卷的笔者是谁,圣经的有机默示性(the organic inspiration of Scripture)依然成立。 有机默示性的意思是指:上帝默示圣经书卷的过程,早在笔者撰写任何书卷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用《传道书》打个比方,有机默示意味上帝在感动所罗门撰写这本书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上帝预备了所有的境况,使所罗门可以撰写这本书,并预备了所罗门作为该书的笔者。 上帝早在所罗门撰写《传道书》之前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就已经开始默示这本书了:上帝安排了历史的脚步,使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情况,正如所罗门在写此书时所遇见的那样。上帝在所罗门撰写《传道书》之前几百年前,建立了犹太国和十二支派,而其中就有犹大支派,之后犹大支派出了耶西一家;后来大卫成了国王,建立了王朝,使所罗门可以继承王位。这一切都是上帝在预备《传道书》。即使是大卫看见拔示巴沐浴并与她通奸,之后策划并杀害了她的丈夫以便娶她,这还是上帝在预备《传道书》。 上帝也安排了所罗门生命中的一切情况,使所罗门不仅成了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除主耶稣基督以外),也犯下重罪,以至《传道书》记载了所罗门的悔改,并见证了没有上帝的生命是多么的虚空。 最后,圣经的有机默示性带我们回到上帝永恒的预旨。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现在发生和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是至高无上的上帝所预定,并凭祂的主权、不可抗拒的大能使之发生。就如所罗门写下了《传道书》,叙述了他的经历,却不能自称是《传道书》真正的作者,同样的,我们得救也可以追溯到上帝永恒的预旨:纵然我们悔改、相信、顺服,却不能说自己是救恩的创始人,因为上帝在永恒中就早已预定了,所以至高无上的上帝和圣灵透过永活的道,才是我们救恩的创始人,才是圣经各书卷的作者,并且藉着圣经向我们显明了救恩。上帝是多么伟大啊!圣经是多么奇妙的书啊!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有机默示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字句默示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verbal-inspiration-of-scriptur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verbal-inspiration-of-scripture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verbal-inspiration-of-scripture/#respond Sat, 18 Jun 2011 08:39:07 +0000 http://gdsmedia.org/?p=716 字句默示论(Verbal Inspiration)和全部默示论是密切相关的。字句默示论强调圣经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圣经不仅是上帝的道(Word of God),也是上帝的话语(words of God)。 我们教导并强调这个教义,因为有些人似乎很虔诚,却瞎说圣经的教导和教义是上帝所默示的,但圣经的字句和细节却不是上帝所默示的。这样的教导自然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如果传达圣经教导和观点的字句不是上帝所默示和毫无错谬的,那么,圣经的教导和观点就绝然不是是上帝所默示的道了。 一个好译本的重要特色,就是它会注明哪些词语是后加辅助性的,本不在原文中。这样,那些看不懂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读者,就可以知道并区分原文和辅助性词语。为了让句子完整通畅,并意思明了,翻译的过程中加上辅助词语来补充,有时候是必要的,但读者应该可以分辨得出之间的不同,尤其在原文中上帝的话语。 圣经多处教导字句默示论,例如:《诗篇》12章6节,《箴言》30章5节,《启示录》22章18,19节;也有多处经文提到上帝所说的话被记载下来(诗50:17;诗119:130)。 圣经有许多例子说明这个教义的重要性——即上帝所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是重要的,这些例子都值得我们注意。在有些情况下,所选用的字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创世记》17章7节说“seeds”(众子孙/后裔们)而非“ seed”(一个子孙/一个后裔),(虽然这只是复数和单数之间的不同),这个预言就不是关于耶稣基督了(参看 加3:16)。一些现代[英文]圣经译本却将《创世记》17章7节中的这个字,译作“descendents”(后代),这就完全失去预表耶稣基督的意思了。 有时候,原文中的字句使得经文不容易理解,例如《希伯来书》11章11节。圣经此处说撒拉领受了怀孕生子(conceived)的能力,希腊原文中的这个字,一般用于男性,在圣经别处译作“生子” (beget或generate)。既然圣经用这个字,我们的义务就是要弄清楚为什么圣经使用这个字,而不是像英文译本NIV那样,改变经文来符合自己的思想。NIV竟然将这段经文译成亚伯拉罕领受能力成为父亲!但是在这一节当中根本没有提到亚伯拉罕啊!NIV还有多处像这样的改法,而这样的改法就是否认字句默示论。 我们还可以举很多例子,但重点是,我们要仔细聆听上帝说了什么。我们不可以仅仅满足于知道上帝所说的要点或大概,而是要确保自己确切地听从、相信、顺服上帝说的所有细节。如果上帝如此谨慎地将自己启示出来,通过所记载的道对我们说话,而上帝所有的言语都是纯净的(诗12:6),那么,我们是什么人,竟敢漫不经心地聆听、顺服、相信上帝的圣言呢?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字句默示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verbal-inspiration-of-scripture/feed/ 0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全部默示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plenary-inspiration-of-scriptur/?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plenary-inspiration-of-scriptur Tue, 17 May 2011 12:20:05 +0000 http://gdsmedia.org/?p=658 上一章讲到“Plenary”就是“全部”的意思,全部默示论强调整本圣经完全是上帝所默示的。 这在今时今日是值得我们强调的真理,因为有些人虽掷地有声地说到,他们相信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却否认整本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他们或许不接受《创世记》1至3章的创世记录,或者保罗说女人在教会中的地位,又或者《罗马书》9章关于上帝主权地预定要救某些罪人并遗弃其他人。或许他们声称圣经在教义和关乎得救之事方面是正确的,但在地理、博物学、科学和历史方面却不准确。这些人不相信圣经的所有内容都是上帝所默示的。 与之相比,我们相信整本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这意味几件事: 第一,全部默示论意味圣经的所有书卷(别无其他)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因此各书卷有着同等的权威性和必要性。 第二, 这意味圣经中的不同文学形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 即无论历史、诗歌、信函、预言“都是上帝所默示的……都是有益的。”(提后3:16) 第三,全部默示论意味圣经中所记载的、关于科学、博物学、历史和地理等的事物,也都是上帝所默示的。诚然,圣经中有些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例子,如:当人类还不相信地球是圆的时候,圣经却一直教导我们这个事实(赛40:22);在人类尚未借助科学方法揭示水分循环之前,圣经已经教导我们这个事实了(诗104:5-13)。相信上帝是伟大的造物主且默示了圣经,在本质上就排除圣经有任何错误的可能,甚至在最细小、最不起眼的细节上。 第四,这意味在关乎我们生活的所有事物上,圣经的教导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圣经中的诫命和要求都不受时间限制,或限制于某个文化。虽然上帝通过人来撰写圣经,但圣经的所有内容都是来自永恒的上帝,因此我们不能说它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而不用理会。 第五,全部默示论意味即使是圣经的语法、词汇、句法,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上帝在《创世记》17章7节(参考 加3:16)说:“后裔”而不是“后裔们”,这其中是有区别的。我们是“藉着信称义”或“通过信称义”的,而不是“因为信称义”的, 两者是大不相同的。每个字、每个词、每一句都是重要的,所以圣经的翻译必须小心谨慎地进行。 我们若接受圣经在所有事物上,都是上帝所默示、无谬的话语,因此不质疑、不忽视圣经的任何部分,并顺服、顺从、且相信上帝所说的一切;纵然全世界都反对我们,我们也会照样做,我们便能由此得知,一个人到底是否真正相信圣经是上帝的全部默示,还是他的嘴巴说说这样的话罢了。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全部默示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默示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inspiration-of-scriptur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inspiration-of-scripture Wed, 27 Apr 2011 11:52:47 +0000 http://gdsmedia.org/?p=615 从某个角度来说,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这个教义在所有教义中是最重要的,因为其他所有的教义、敬畏上帝和敬虔生活的教导,都来自圣经。没有圣经,我们就不能认识上帝,从而也不能认识祂所差派的耶稣基督,而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就是永生。上帝透过耶稣基督把自己启示出来,这一切都记载在圣经里,圣经也是我们过圣洁生活的唯一指导,所以没有圣经,我们就不知道应该怎样讨上帝的喜悦。因此,如果圣经不是上帝所默示的话语,那么,我们就会丧失一切。 《提摩太后书》3章15-17节教导我们: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上帝说圣经都是“上帝呼气” 而出的(“上帝所默示的”在希腊原文是一个字[theopneustos],意思是“上帝呼气”)。这很显然是在说:圣经是圣灵的工作(“气”和“灵”在希腊文是同一个字),所以圣经就是上帝亲口所说的话。 因为圣经是上帝所呼出的气,所以它一定是完全的、毫无错谬的,因此,非议圣经,就是非议上帝。我们在读经的时候,所听见的、所嗅到的,就是“嘴唇像百合花,滴下没药汁”(雅歌5:13)的那一位,就是祂甜美的声音,和祂呼出来馨香的气。这样的话,谁还敢如此放肆批评圣经呢? 《提摩太后书》3章不仅教导我们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inspiration),也教导圣经的全部默示性(plenary inspiration)。“Plenary”是“全部”,“完全”的意思,也就是说,圣经的所有部分,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包括其中所有不同的文学形式,以及所有的内容。不仅圣经中所有的教义,还包括了当中的地理、历史、科学、文化、生活细节,这一切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所以都是完全的、不可能错谬的。甚至连其语法也是上帝所默示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使用最精确的译本,不该满足于次品。 因为圣经完全是上帝所默示的,所以圣经对四个方面有益处,即教义*、责备、规正、在义中的训练(15-17节)。我们不会详细说明这四个方面,只注意其中的全备性——即圣经对我们得救所必需的一切都有益。圣经向我们指明得救之道(这就是“教义”的基本义);圣经指证我们的罪(责备),带领我们进入得救之道,若非如此,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需要耶稣基督和祂的十字架;我们软弱偏离的时候,圣经规正我们,使我们恢复,继续行在这道中;圣经也在这道中,养育我们(译作“训练”的希腊字,在《以弗所书》6章4节被译作“养育”),带领我们,使我们的灵命在耶稣基督里成熟、完全、得荣。这就是基督徒生命中所需的一切了!圣经使我们藉着在耶稣基督的信仰,以至于得救(15节)。 这样,我们还需要什么呢?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我们就要据此领受,并相应地使用它。 (* 和合本与新译本译作“教训”,中文标准译本译作“教导”,这里跟着英文原文“Doctrine”(教义),原文引用英皇钦定版圣经。)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默示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充分性 https://gdsmedia.org/articles/articles-doctrinal/the-sufficiency-of-scriptur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he-sufficiency-of-scripture Sat, 19 Mar 2011 07:20:24 +0000 http://gdsmedia.org/?p=454 你可曾想过,假如你能像使徒们一样追随基督,亲眼看见耶稣行神迹,亲耳听到祂教导,并跟随祂到加利利和犹太地去,那么,你肯定认为你的信心会更坚固,你的生活将会更圣洁?但是,使徒彼得告诉我们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他说圣经是“更确的预言”(彼后1:19)。试想,使徒们“亲眼见过他[主耶稣基督]的威荣” (彼后1:16),而我们却拥有比他们更确切的话语!与这段经文相比较,试问,你还能想得到其他的话语更加能说明圣经的价值和充分性吗? 我们来仔细研究彼得所讲论的。《彼得后书》1章16-18节提到耶稣登山变相的事,《马太福音》17章1-8节、《马可福音》9章2-8节、《路加福音》9章28-36节也都记载了耶稣受死之前,曾在加利利的一座高山上“变相”。在场的三个门徒——彼得、约翰、雅各不仅亲眼看见耶稣、摩西、以利亚,而且亲耳听到上帝的声音——上帝为耶稣做见证。更有甚者,他们还目睹了耶稣在天上的荣耀,就是耶稣再来的时候,我们将会看见耶稣的荣耀。这也就是为什么彼得在16节讲到耶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原因了。试问有什么比看见这事更美好呢? 彼得深知我们的想法,他知道我们不禁会问:“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如何知道,如何确定呢?我们又没见过耶稣,没有‘亲眼见过他的威荣’。”在我们问这些问题之前,彼得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他说圣经是更确的预言。圣经比见证人更确实可靠,而这就是圣经的充分性的部分含义了,因为圣经包含了我们的信仰和生命所需的一切。 然而,你想知道为什么圣经是更确的预言吗?彼得解释道,原来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他说:“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来。” (彼后1:21)换句话说,圣经并不是各书卷的笔者想要撰写而写的,他们不是圣经的最后决策人,决定要写些什么、怎样写。在所有的追忆、查考、计划、撰写、编辑的过程中,圣灵一直“拎着”他们,这就是译作“感动”这个词真正的意思。他们被拎着!圣灵才是圣经真正的作者! 这样,圣经就成了照亮黑暗之处的光芒,而这个世界就是死荫之地、就是因耶和华的烈怒被烧毁的地方(赛9:2,19)。圣经告诉我们,新天新地没有黑夜,但这个世界却没有白昼,因为从属灵的观点来说,这个世界是完全黑暗的,并且只有黑暗,在这末世的日子里,黑暗愈发加深。在这黑暗之中,只有圣经发出光亮,而直到耶稣基督这颗晨星升起,圣经是我们唯一的光源,。 因此,我们要留心圣经的教导。如果不阅读圣经,我们根本不能看见圣经所发出的光。因此,我们要每天读经,要以祷告的心研读,祷告上帝使圣经的光照耀你我的心,并要默想圣经所记载的宝贵真理;我们也要跟从圣经的教导,因为圣经是照耀我们生命道路上的光芒。 —————————–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Doctrine According to Godliness — A Primer of Reformed Doctrine by Ronald Hanko © 2004 by the Reformed Free Publishing Association Translation […]

The post 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 圣经的充分性 appeared first on Gratia Dei Sola Media.

]]>